《浪淘沙·探春》

时间: 2025-01-24 17:02:18

昨日出东城,拭探春情。

墙头红杏暗如倾。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

东君用意不辞辛。

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探春
作者:苏轼 〔宋代〕

昨日出东城,拭探春情。
墙头红杏暗如倾。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
东君用意不辞辛。
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白话文翻译

昨天我走出东城,拭去心头对春天的渴望。
墙头的红杏花悄然绽放,犹如倾泻的红色。
窗前的花朵虽然尚未吐出花蕾,但春天早已来临。
香气弥漫的街道上,雪后清新的村庄映入眼帘。
东风的用心不辞辛苦,
想必春光最先到达的地方,梅花已经悄然盛开。

注释

  • 东城:指苏轼居住的城市东边的地方。
  • 探春情:指对春天的情感与期待。
  • 墙头红杏:墙头的红杏花,暗示春天的到来。
  • 槛内:窗格内,指室内。
  • 群芳芽未吐:众多花朵的花蕾尚未开放。
  • 东君:春天的象征,指春风。
  • 雪霁:雪刚刚停,天清气爽的时节。
  • 梅英:梅花的花朵。

典故解析

  • 东君:古代神话中东风的神灵,是春天的象征,常用以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 红杏出墙:常用以形容女子出轨或爱情的渴望,这里则用来表现春天的暗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宋代文人中最具影响力的之一,作品涵盖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苏轼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浪淘沙·探春》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时期,诗中流露出他对春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浪淘沙·探春》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词作,诗人在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开头的“昨日出东城,拭探春情”,即点明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表现出一种心情的急切。接下来的“墙头红杏暗如倾”,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红杏花悄然开放,犹如倾泻而下的红色,暗示着生命的复苏。

诗中提到“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隐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虽然窗前的花蕾尚未吐出,但春天的气息已然显露,展现了一种春的早到与生命的蓬勃。

后面几句“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则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清新、明朗的春日氛围。东风的辛苦付出让春光提前到达,仿佛在暗示春天的到来不仅是自然的规律,也是生命的希望。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的期盼,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阅读这首词的过程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能体会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日出东城:作者走出东城,暗示他内心对春天的期待已久。
  2. 拭探春情:用“拭”字,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心情的期待。
  3. 墙头红杏暗如倾:墙头的红杏花开得娇艳,像是倾泻而下,生动形象。
  4.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窗内的花蕾尚未开放,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回归。
  5.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描绘雪后清新村庄的美景,自然界的生机盎然。
  6. 东君用意不辞辛:春风东君辛勤工作,象征春天的到来。
  7. 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推测春光最先到达的地方,梅花也随之绽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花比作倾泻而下的红色,增强了生动感。
  • 拟人:将东风拟人化,使其成为春天的使者,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对仗:例如“拭探春情”与“墙头红杏”,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期待,展现了生命的复苏与希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发读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红杏: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生机与希望。
  2. 群芳:指百花争艳,表现春天的繁华。
  3. 东君: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的力量。
  4. 梅英:象征坚韧与纯洁,寓意春天的美好。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词中提到的“东君”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3. “墙头红杏暗如倾”中的“暗”字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暗淡
    B. 隐秘
    C. 迅速
    D. 轻柔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1.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春天,但更多地反映了战乱中的忧愁与希望。
  2.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风格上与苏轼的豪放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文集》
  • 《唐宋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