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杂诗》

时间: 2025-01-27 03:26:45

隔岸晴川影,帆墙触浪奔。

禹功江汉大,楚俗鬼神尊。

地湿阴常盛,天低日易昏。

荒洲犹寂寞,词赋拟《招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隔岸晴川影,帆墙触浪奔。
禹功江汉大,楚俗鬼神尊。
地湿阴常盛,天低日易昏。
荒洲犹寂寞,词赋拟招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隔岸晴朗的河流倒影,船帆在波浪中奔腾。提到大禹的功绩在江汉地区延续,楚地的风俗中尊敬鬼神。湿润的土地常常阴冷,天空低沉,日头容易昏暗。荒凉的洲滩依旧显得寂寞,诗人想用词赋来召唤亡灵。

注释:

  • 隔岸:指的是河的对岸。
  • 晴川影:晴朗的河流的倒影。
  • 帆墙:船帆像墙一样迎风而立。
  • 禹功:指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
  • 楚俗:指楚地的风俗习惯。
  • 鬼神尊:这里指人们对鬼神的尊敬。
  • 地湿阴常盛:湿润的土地总是阴冷。
  • 天低日易昏:天空低垂,太阳容易落下。
  • 荒洲:荒凉的洲滩。
  • 词赋拟招魂:用诗歌试图召唤亡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申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作多反映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曹申吉游历武昌时写下的,反映了他对周围景色及人文历史的思考,尤其是对楚地文化的关注。

诗歌鉴赏:

《武昌杂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武昌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历史思考。"隔岸晴川影,帆墙触浪奔",开头便以清晰的画面引入,描绘出晴朗的河流和奋勇向前的船只,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禹功江汉大,楚俗鬼神尊”则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渊源结合,展现了大禹治水的伟大成就和楚地人民对鬼神的崇敬,体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接着“地湿阴常盛,天低日易昏”则转向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表现出一种阴沉和寂寞的气氛,营造出一种感伤的情绪。最后“荒洲犹寂寞,词赋拟招魂”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试图通过诗歌来唤醒逝去的灵魂,显示出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强烈关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展现了曹申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隔岸晴川影:描绘了河流的美丽景象,暗示着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帆墙触浪奔:船帆迎风而立,展现出一种生动的动态美。
    • 禹功江汉大:提及历史人物大禹的伟大成就,表明对历史的敬仰。
    • 楚俗鬼神尊:反映了楚地文化中对鬼神的崇拜,体现了地方特色。
    • 地湿阴常盛:描绘了湿润气候带来的阴冷感,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
    • 天低日易昏:低沉的天空象征着一种压抑的心情,预示着时间的流逝。
    • 荒洲犹寂寞:荒凉的洲滩象征着孤独和寂寞,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词赋拟招魂:用诗词来召唤亡灵,表现出对历史和生命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帆比作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晴川:象征着美好、宁静的生活状态。
  • 帆墙:象征着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生机。
  • 鬼神:代表了文化传统和人们的信仰。
  • 荒洲:象征着孤独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 A. 孟子
    • B. 大禹
    • C. 屈原
  2. 诗中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主要是如何的?

    • A. 明亮温暖
    • B. 阴冷湿润
    • C. 炎热干燥
  3. 诗人想通过词赋召唤什么?

    • A. 自然景物
    • B. 亡灵
    • C. 朋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曹申吉的《武昌杂诗》与王之涣的《登高》都涉及到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但曹申吉更注重对文化传统的反思,而王之涣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