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杂兴六首》

时间: 2025-02-04 15:30:44

隐居松籁细铮然,何独微之重碧藓。

已被远峰擎{左山右雙}{左山右雙},更禁初月吐娟娟。

门庭静极霖苔露,篱援凉生袅菊烟。

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咏遗篇。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深居杂兴六首

作者: 林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隐居松籁细铮然,何独微之重碧藓。
已被远峰擎左山右双,更禁初月吐娟娟。
门庭静极霖苔露,篱援凉生袅菊烟。
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咏遗篇。


白话文翻译:

我隐居在松林间,松涛声细腻如琴瑟。
偏偏这片青翠的苔藓,何以如此鲜明?
远处的山峰高耸,左右环抱着我,
而初月的光华更加柔美清幽。
门前寂静得极点,雨露滋润着苔藓,
篱笆旁的凉风中,菊花的香气袅袅而生。
我这里有位病人,披着白色的衣裳,
他瘦弱地坐着,吟咏着遗留下的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隐居: 隐藏居住,指远离世俗生活。
  • 松籁: 松树的风声,形容松林的清幽。
  • 碧藓: 青绿色的苔藓,象征清新自然。
  • 初月: 新月,象征新的开始。
  • 霖苔露: 长时间的细雨使得苔藓上沾满露水。
  • 袅菊烟: 菊花的香气轻柔飘散。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隐居”与“病夫”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1028),字季伦,号渔隐,晚号孤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以清新独特的山水诗和词著称,追求隐逸生活,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林逋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健康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深居杂兴六首》展现了林逋在隐居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诗中以细腻的描绘和悠远的意境,引导读者走入一个清幽的山林世界。首句“隐居松籁细铮然”便将读者带入松林的静谧,松涛声如同琴瑟般细腻,仿佛能听到自然的音律。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时,不仅展现了外在的景色,更通过“何独微之重碧藓”一语,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珍惜。

随着诗句的展开,远山的雄伟与初月的柔和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和谐。“门庭静极霖苔露”则将目光转向隐居者的内心世界,静谧的环境中渗透着生机,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在隐居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安详。

最后两句提到“中有病夫披白搭”,不仅让人感受到隐居生活的孤独,也引发对生命脆弱的思考,诗人以病人作为隐喻,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体现了林逋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隐居松籁细铮然:描绘隐居生活的环境,松树的声音如细腻的乐器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何独微之重碧藓:表达诗人对细微事物的细致观察,抒发对自然的深切感受。
  3. 已被远峰擎左山右双:描写远山的壮丽,形成一种环绕感,增强了诗的空间感。
  4. 更禁初月吐娟娟:初月的光辉如同轻纱般洒下,增添了夜晚的柔美。
  5. 门庭静极霖苔露:隐居者的生活环境极为宁静,雨露滋润着苔藓,彰显自然的生命力。
  6. 篱援凉生袅菊烟:篱笆旁的凉风带来了菊花的香气,暗示生活的清新与雅致。
  7. 中有病夫披白搭:引入病人形象,象征隐居生活的孤独与人生的脆弱。
  8. 瘦行清坐咏遗篇:诗人以病人的形象反映自己,表达对过往诗篇的思考和咏叹。

修辞手法:

  • 比喻: “松籁”比喻松树的声音,生动形象。
  • 对仗: “左山右双”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菊烟”赋予自然以人的特性,增加了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表现了诗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隐逸生活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坚韧与高洁。
  • 苔藓: 代表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细腻。
  • : 象征柔和与宁静。
  • 病夫: 体现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隐居在什么地方?

    • A. 山谷
    • B. 松林
    • C. 河边
  2. 诗中提到的“初月”象征什么?

    • A. 新的开始
    • B. 旧的回忆
    • C. 生命的终结
  3. 诗中“中有病夫披白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孤独与无常
    • C. 热情

答案:

  1. B. 松林
  2. A. 新的开始
  3. B. 孤独与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 也描绘隐居生活,展现山水的宁静与诗人的情感,风格与林逋相似,但王维更侧重于环境的描写与情感的结合。
  • 陶渊明的《饮酒》: 同样反映隐士的生活态度,强调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林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