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斋中
作者: 林逋 〔宋代〕
空阶重叠上垣衣,
白昼初长社燕归。
落尽海棠人卧病,
东风时复动柴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春日斋中宁静的氛围。诗人站在空荡的阶梯上,仿佛看见一层层堆叠的衣物。阳光明媚,社燕在白昼初长时归来。海棠花已落尽,诗人因病卧床,只有东风时不时轻轻推动柴扉。
注释:
- 空阶重叠上垣衣:空荡的台阶上,叠放着衣物。这里的“上垣衣”可理解为衣物堆叠在墙上的景象。
- 白昼初长社燕归:白天刚刚延长,社燕(社交燕子)归来,暗示春天的到来。
- 落尽海棠人卧病:海棠花已经凋落,诗人因病卧床,表现出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
- 东风时复动柴扉:东风时不时吹动柴门,给人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也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典故解析:
“社燕”指的是燕子,燕子在春天归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在古代,燕子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预示着丰收和幸福。而“海棠”则是春天的花卉,代表着繁华的逝去与时光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1028),字季仲,号逸少,浙江杭州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写咏物诗和咏春诗。
创作背景:
《春日斋中》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天。诗人身处斋中,因病卧床,内心感到孤独与惆怅。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与追忆,同时也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春日斋中》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透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与自己境遇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空阶重叠上垣衣”,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状态。接着“白昼初长社燕归”,燕子的归来仿佛为这空荡的斋中带来了生机,但诗人卧病在床,无法与春天的美好相拥,心中自然难免生出几分惆怅。
“落尽海棠人卧病”一句,海棠花的凋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诗人因病而卧,似乎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自身的无助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一句“东风时复动柴扉”,东风轻拂,柴扉微动,虽是春意盎然,但诗人的病痛与孤寂却依旧笼罩着他。
整首诗通过意象的对比,展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生命的无奈,深刻而富有哲理,体现了林逋清新而又忧伤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阶重叠上垣衣:清晨的阶梯上空荡荡,衣物叠放其上,给人以冷清的感觉。
- 白昼初长社燕归:春天的阳光渐渐明媚,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落尽海棠人卧病:海棠花已然凋零,诗人因病而卧,表现出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
- 东风时复动柴扉:东风轻轻吹动柴扉,常常在诗人的耳边响起,似乎在提醒他春天的来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来临与燕子的归来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
- 拟人:东风轻拂,像是在与诗人交流,增添了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有韵律,体现了古诗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无常,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因病卧床的孤独感。通过对比,突显了春天的美好与自身的无奈,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阶:象征孤独与冷清。
- 社燕: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海棠:象征繁华的逝去与生命的短暂。
- 东风:象征春意盎然,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社燕”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植物
D. 一种虫 -
诗人因何卧病?
A. 受伤
B. 生病
C. 心情不好
D. 旅行 -
“东风时复动柴扉”中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诗作,描写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感慨。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的作品,展现早春的气息和人情的温暖。
诗词对比:
- 《江雪》:柳宗元的作品,描写了雪天的孤独与寒冷,与林逋的春日斋中形成鲜明对比。
解读:
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但《江雪》更多地传达了一种寒冷的孤寂,而《春日斋中》则是在春天的背景下,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
- 《古诗词名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