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经如日月,万世固长悬。
学不趋卑近,人谁非圣贤?
马能龙作友,蚋乃瓮为天。
我老空追悔,儿无弃壮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六经就像日月一样,永远悬挂在万世之上。学习不能追求低微近便,谁又不是圣贤呢?马能与龙做朋友,蚋却把瓮当作天。我年老了,徒留追悔,而儿子却不应抛弃壮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六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乐经》,古代儒家经典。
- 趋:追逐,趋向。
- 卑近:卑微而近,指追求低级的东西。
- 马能龙作友:比喻马也能和龙交朋友,意在强调不应小看自身的能力。
- 蚋:小虫,蚊子,这里比喻微小的事物。
- 瓮:陶器,容器,这里指代低微的存在。
- 追悔:追忆过去的错误,感到懊悔。
- 壮年:正值强壮的年龄。
典故解析:
- 六经:儒家经典,代表了传统文化和学术的根基。
- 马与龙:在中国文化中,马象征着平凡,龙则象征着伟大,两者的友谊象征着超越身份与地位的友谊。
- 蚋与瓮:强调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反映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刚健有力,情感真挚,作品涉及历史、战事、个人情怀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六经示儿子》创作于陆游晚年,因其对儿子的教育寄予厚望,试图传达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儿子未来的期望。陆游生前经历了许多政治动荡,心中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于他的许多作品中。
诗歌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陆游对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他以“六经”象征永恒的知识与智慧,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教育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诗中提到“学不趋卑近”,是对当时一些人追求世俗利益的批评,倡导追求高尚的道德与智慧。
“马能龙作友,蚋乃瓮为天”运用对比手法,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应局限于地位与身份,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选择。通过这种对比,陆游鼓励儿子不应轻视自身的潜力,而应追求更高的理想与目标。
最后两句“我老空追悔,儿无弃壮年”,表达了老年人的对年轻时光的羡慕及对儿子的教诲,希望他能珍惜自己的青春和潜力,不要重蹈覆辙。全诗情感深邃,思想深刻,展现了陆游对教育、文化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经如日月:六经的地位如同日月一样,永恒而重要。
- 万世固长悬:这些经典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悬挂,象征着不变的真理。
- 学不趋卑近:学习时不要追求低级或近便的事物。
- 人谁非圣贤: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圣贤,只要努力学习。
- 马能龙作友:即使是平凡的马,也可以与伟大的龙成为朋友。
- 蚋乃瓮为天:小虫却将瓮视为天,说明不应轻视任何事物。
- 我老空追悔:我年老了,感到无尽的懊悔。
- 儿无弃壮年:希望儿子不要在壮年时放弃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六经”比作日月,强调其永恒性。
- 对比:通过马与龙、蚋与瓮的对比,突出个体价值。
- 反问:通过“人谁非圣贤”反问,强调人人可成才的可能。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知识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陆游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月:象征光明与真理,代表永恒的知识。
- 六经:代表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
- 马与龙:象征平凡与伟大,表现人际关系的深刻内涵。
- 蚋与瓮:象征微小与重要,反映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 壮年:代表年轻的力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六经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普通人
B. 永恒的知识与智慧
C. 低微的事物 -
填空题:陆游希望儿子能珍惜自己的__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马能龙作友”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异。(对/错)
答案:
- B
- 青春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的《六经示儿子》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但陆游更侧重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艺术手法上,陆游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而杜甫则通过直接的叙述和情感的直白表现出身处困境的深刻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