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
时间: 2025-02-04 15:38: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云起江郊,万木酣天风。
水鸟何所恨,终夜号菰丛?
我兴视中庭,北斗挂寒空。
谁言秋夜长,明星已生东。
丈夫老忧国,百虑蟠胸中。
白话文翻译:
孤云在江边升起,万树在天风中酣醉。
水鸟为何而恨,整夜在芦苇丛中鸣叫?
我兴起仰望庭中,北斗星悬挂在寒冷的天空。
谁说秋夜漫长,明星已经在东方升起。
男人到老都忧国,心中满是百般忧虑。
注释:
- 孤云:孤独的云,象征孤寂。
- 江郊:江边的郊外。
- 万木:形容树木众多。
- 酣:这里意为沉醉。
- 菰丛:指生长芦苇的地方。
- 北斗:北斗星,代表方向和指引。
- 秋夜:秋天的夜晚,常用来表现孤独和思乡情绪。
- 丈夫:指有志之士,强调忧国之情。
典故解析:
- 北斗:古代中国人用北斗星作为导航的星座,象征指引和方向。在诗中,北斗也可能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 明星:在古文中常指晨星,寓意新的希望和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朴实,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抒发爱国情怀。陆游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恢复,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表现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思考。正值南宋时期,国势衰微,陆游心系国家,常常以诗寄情,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孤云起江郊”开篇,营造了一种孤独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然的感悟。接下来的“万木酣天风”,通过“酣”字,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的恬静与美好,但与诗人的内心形成鲜明对比。水鸟的鸣叫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我兴视中庭,北斗挂寒空”一句,诗人抬头仰望星空,北斗星的出现成为他心中理想的象征。尽管外界环境冷寂,但北斗的存在给予了他一丝希望。接下来的“谁言秋夜长,明星已生东”则是对时间的思考,秋夜虽长,但晨星的出现意味着新的希望和转机。
最后两句“丈夫老忧国,百虑蟠胸中”,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他作为一位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云起江郊: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云在江边升起的画面,象征着诗人的孤寂与思考。
- 万木酣天风:树木在天风中沉醉,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水鸟何所恨,终夜号菰丛:水鸟的鸣叫引发诗人对其苦楚的思索,暗示着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忧虑。
- 我兴视中庭,北斗挂寒空:诗人仰望北斗,象征着理想与希望。
- 谁言秋夜长,明星已生东:透过哲理的思考,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希望的来临。
- 丈夫老忧国,百虑蟠胸中:最后以对国家的忧虑结束,表明诗人的责任感和忧国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鸟的鸣叫比作悲鸣,体现诗人的忧伤。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 对仗:如“孤云”与“万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理想的追求。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反映出孤独与思考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一个有志男子对国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意象分析:
- 孤云:象征孤独与思考。
- 北斗:象征理想与方向。
- 水鸟:代表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 明星:象征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北斗”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理想与方向
- C. 爱情
- D. 朋友
-
“终夜号菰丛”中的“号”字可以理解为?
- A. 吼叫
- B. 哭泣
- C. 嘶鸣
- D. 叫喊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诗歌均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陆游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深厚的情感,但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