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秋》

时间: 2025-01-11 14:04:26

香消烬歇。

换沈水重燃,薰炉犹热。

银汉坠怀,冰轮转影,冷光侵毛发。

随分且宴设。

小槽酒,真珠滑。

渐觉夜阑,乌纱露濡,画帘风揭。

清绝。

轻纨弄月。

缓歌处、眉山怨叠。

持杯须我醉,香红映脸,双腕凝霜雪。

饮散晚归来,花梢指点流萤灭。

睡未稳,东窗渐明,远树又闻鶗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曲江秋
作者:杨无咎

香消烬歇。换沈水重燃,薰炉犹热。
银汉坠怀,冰轮转影,冷光侵毛发。
随分且宴设。小槽酒,真珠滑。
渐觉夜阑,乌纱露濡,画帘风揭。
清绝。轻纨弄月。缓歌处眉山怨叠。
持杯须我醉,香红映脸,双腕凝霜雪。
饮散晚归来,花梢指点流萤灭。
睡未稳,东窗渐明,远树又闻鶗鴂。

白话文翻译

香气消散,炭火也熄灭了。更换了香炉里的沉香木,香炉中的炭火还在温热。
银河如水般低垂,月亮在空中不断转动,冷冷的光线袭来,侵入发丝。
随意设宴,斟上小槽酒,酒如珍珠般滑腻。
渐渐感觉夜已深沉,乌纱帽上露水湿润,画帘随风轻轻掀起。
清幽绝伦。轻柔的丝绸在月下摇曳,慢慢吟唱中,眉山的怨曲层层叠叠。
我持杯醉饮,红香映衬着脸庞,双手如凝霜般洁白。
饮宴散去,归来时,花梢指点着流萤已然熄灭。
未稳入梦,东窗渐渐明亮,远处的树上又听到了杜鹃的鸣叫。

注释

  • 香消烬歇:香气消失,火屑也熄灭。
  • 换沈水重燃:更换沉香木以重燃香火。
  • 银汉:指银河,在这里比喻夜空。
  • 冰轮:即月亮,形容其清冷。
  • 乌纱:指戴的黑色纱帽,古代士人所戴。
  • 轻纨弄月:指轻柔的丝绸在月光下的摇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著称,擅长抒情,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曲江秋》创作于秋季,诗人以曲江的秋景为背景,抒发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及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安定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曲江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诗人的情感。开头几句以香气的消散和火焰的熄灭引入,象征着一种宁静的结束。接着,银汉与冰轮的描绘,不仅渲染了夜空的美丽,也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思考。诗中多次出现的宴饮场景,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也暗示着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难免会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尤其是“持杯须我醉,香红映脸”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醉生梦死的向往与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而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了夜晚的宁静和清晨的到来,流萤的熄灭与杜鹃的鸣叫,都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令人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香消烬歇”:开篇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香气的消散。
  • “换沈水重燃”:暗示生活中的不断更新与变化。
  • “银汉坠怀,冰轮转影”:通过对银河与月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 “清绝。轻纨弄月”:强调了月夜的纯净与诗人的情感寄托。
  • “持杯须我醉”:表达了对欢愉与醉意的渴望。
  • “远树又闻鶗鴂”:最后的杜鹃鸣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新生。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银汉”、“冰轮”)、拟人(“流萤灭”),以及对仗工整,使得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邃的哲理。

意象分析

  • 香气:象征着美好的瞬间与生活的细腻。
  • 月亮与银河:常用来象征孤独与思考,映射诗人的内心世界。
  • 流萤:象征着短暂的生命与美好。
  • 杜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曲江秋》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杨无咎
    • C. 李白
  2. 诗中“银汉”指的是什么?

    • A. 大海
    • B. 银河
    • C. 河流
  3. “持杯须我醉”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饮酒的厌倦
    • B. 对欢愉的渴望
    • C. 对美食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夜的美丽与孤独,但情感更加奔放;而杨无咎的《曲江秋》则更为细腻与内敛,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