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看樱桃花》

时间: 2025-04-28 03:44:19

纤枝瑶月弄圆霜,半入邻家半入墙。

刘阮不知人独立,满衣清露到明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看樱桃花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纤枝瑶月弄圆霜,
半入邻家半入墙。
刘阮不知人独立,
满衣清露到明香。

白话文翻译:

在纤细的樱桃树枝上,月光照耀下的霜花显得格外圆润,
花朵一部分伸向邻家,一部分却入了墙内。
刘阮不知道此时此刻我独自一人,
衣服上沾满了清晨的露水,散发着香气。

注释:

  • 纤枝:细小的树枝。
  • 瑶月:美丽的月亮,这里指月光。
  • 弄圆霜:霜花在月光下显得圆润美丽。
  • 邻家:指邻居的家。
  • 刘阮: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刘海与阮籍,常被用作隐士、独立的人物象征。
  • 清露:清晨的露水,象征纯洁和清新。
  • 明香:清晨的香气。

典故解析:

  • 刘阮:刘海与阮籍的故事在古代文人中流传,象征着追求自由与隐逸生活的精神,通常用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唐代诗人,字子美,号青莲居士,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皮日休隐居时,描绘了夜晚樱桃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他在静谧夜晚中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夜看樱桃花》是一首清新典雅的抒情诗,展现了作者对春天樱桃花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首句“纤枝瑶月弄圆霜”,通过“纤枝”与“瑶月”的结合,不仅勾勒出樱桃花的柔美形态,也传达了月光下的宁静氛围。接下来的“半入邻家半入墙”则表现出樱桃花的生长状态,隐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

“刘阮不知人独立”一句,诗人借用刘阮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繁华喧嚣中独处的感受,充满了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渴望。这种孤独感在“满衣清露到明香”中得到了升华,清露的清新与花香的迷人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索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在意象上简洁而富有层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诗中所表现的孤独与宁静,既是对樱桃花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纤枝瑶月弄圆霜”:细小的樱桃树枝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迷人,霜花在月光下显得晶莹圆润,展现出自然的美感。
  2. “半入邻家半入墙”:花朵的生长状态,一部分伸向邻居的家,另一部分被墙壁遮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联系。
  3. “刘阮不知人独立”:引入刘阮的典故,表达诗人此时的孤独与独立,隐含着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4. “满衣清露到明香”:清晨的露水沾满了衣服,散发着花香,表现出自然的纯净与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瑶月”比喻月光的美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称,使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樱桃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之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樱桃花: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美好。
  • 月光:代表宁静、思考与孤独。
  • 露水:象征纯洁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阮”指的是哪位古代人物? A. 刘备
    B. 刘海与阮籍
    C. 刘邦

  2. “纤枝瑶月弄圆霜”中的“瑶月”指的是什么? A. 珍贵的月亮
    B. 美丽的月光
    C. 月亮的形状

  3. 诗中“满衣清露到明香”表达了什么感受? A. 高兴
    B. 孤独与思索
    C.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夜看樱桃花》都表达了诗人在宁静夜晚的孤独感,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传达了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作品更多表现出豪放与洒脱,而皮日休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解读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