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因怀阳羡旧游寄裴书记》

时间: 2025-01-23 02:30:58

落日太湖西,波涵万象低。

藕花熏浦溆,菱蔓匿凫鹥.

树及长桥尽,滩回七里迷。

还应坐筹暇,时一梦荆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日因怀阳羡旧游寄裴书记
作者: 喻凫 (唐代)
落日太湖西,波涵万象低。
藕花熏浦溆,菱蔓匿凫鹥。
树及长桥尽,滩回七里迷。
还应坐筹暇,时一梦荆溪。

白话文翻译:

夕阳西下,映照着太湖的波光,湖水倒映着万千景象。
荷花的香气弥漫在水边,菱角和蔓草藏匿在野鸭和鹥的栖息之处。
树木和长桥尽头,滩涂回环,让人迷失在七里之内。
我还应当在此闲坐,偶尔做个荆溪的梦。

注释:

字词注释:

  • 落日:夕阳,日落时分的景象。
  • 太湖:湖泊名,在今江苏省境内。
  • 藕花:指荷花,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 :熏陶,形容香气四溢。
  • 浦溆:水边的地方。
  • 菱蔓:菱角的藤蔓,水生植物。
  • :藏匿,隐藏。
  • 凫鹥:水鸟,指野鸭和鹥(一种鸟)。
  • 滩回:滩涂的回环,指湖水的曲折。
  • 七里迷:七里的水面让人迷失方向。
  • 筹暇:闲暇时光,计划。

典故解析:

  • 荆溪:可能指荆溪水流,意象中带有宁静与悠远的感觉,象征着诗人对往日游玩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喻凫,生于唐代,具体生平不详,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其作品往往蕴含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夏日的阳羡(今江苏宜兴)怀念往昔游玩的情景。背景反映了作者对曾经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怀念,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傍晚的太湖景色,传达了作者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之情。诗的开篇以“落日太湖西”引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恬淡的夏日黄昏的场景,给读者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通过“波涵万象低”的描写,表现了湖水的柔和,仿佛整个自然都沉浸在夕阳的余晖中,波光粼粼,万物皆低,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藕花熏浦溆,菱蔓匿凫鹥”中的荷花和水鸟,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展现出湖边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这里的“熏”字,不仅指香气的弥漫,也暗含着一种诗意的氛围,让人心生向往。

随着诗句的发展,景致逐渐转向更为迷离的境界,“树及长桥尽,滩回七里迷”一语,描绘出水域的复杂曲折,给人以迷失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起过往的游乐时光,随着诗人的思绪,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

最后两句“还应坐筹暇,时一梦荆溪”,则是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友谊的怀念,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淡淡的忧伤。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日太湖西:描绘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的美景。
  2. 波涵万象低:湖面波光粼粼,仿佛映射出万象,意境深远。
  3. 藕花熏浦溆:荷花盛开,香气四溢,增添了自然景观的生动性。
  4. 菱蔓匿凫鹥:描绘水生植物与鸟类的和谐共生。
  5. 树及长桥尽:描绘自然景观延展至视线尽头,增强深远感。
  6. 滩回七里迷:形容水域的曲折,令人迷失方向,暗示思绪的复杂。
  7. 还应坐筹暇:透露出作者对闲暇生活的向往。
  8. 时一梦荆溪:表达对往昔游玩的怀念,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增加诗意。
  • 拟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传达情感,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藕花熏浦溆,菱蔓匿凫鹥”,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太湖美景,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往昔的怀念,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美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太湖:代表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 藕花:象征纯洁与美好,体现夏日的生机。
  • 凫鹥: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喻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藕花”指的是什么花? A. 荷花
    B. 玫瑰
    C. 桂花
    D. 菊花

  3. “滩回七里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迷失方向
    B. 兴奋
    C. 高兴
    D. 恐惧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描绘思乡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喻凫的《夏日因怀阳羡旧游寄裴书记》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自然景观的描绘,后者则集中在思乡情绪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