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虫》

时间: 2025-01-26 04:27:40

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

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虫
白居易

切切暗窗下,
喓喓深草里。
秋天思妇心,
雨夜愁人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秋夜的情景,窗下静静听到虫鸣,草丛里传来虫子的叫声。秋天让思念的妻子心中充满了愁苦,雨夜又使人在这种寂静中更加感到忧伤。

注释:

  • 切切:细微、轻柔的声音,形容虫鸣声。
  • 暗窗:暗淡的窗子,暗示夜晚的宁静。
  • 喓喓:形容虫鸣的声响。
  • 深草:草丛深处,暗示自然环境的幽静。
  • 思妇:思念丈夫的妇女,常用于古诗中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
  • 雨夜:雨下的夜晚,增加了诗的愁苦氛围。
  • 愁人耳:忧愁的人的耳朵,意指虫鸣声让人更加感到忧伤。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思妇”这个词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代表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夫妻离别的普遍现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关注民生,倡导诗歌的社会责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的中年时期,正值唐代盛世,但也反映了诗人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关注。借秋虫的声音与雨夜的环境,表达了对思念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秋虫》是一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夜情景的诗作,诗中通过虫鸣声的细微描摹,勾勒出一种孤寂与思念的氛围。开头两句的“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分别描绘了窗外和草丛的虫鸣,音韵和谐,传递出一种静谧又略显沉重的气氛。接下来的“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则将情感的重心引向内心的感受,秋天的到来让思妇倍感愁苦,而雨夜的环境更是加深了这种忧伤。整首诗通过音响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感悟,突显了思念的苦楚和孤独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切切暗窗下:描绘夜晚的静谧,虫鸣声轻柔而细腻,给人一种幽静的感受。
    2. 喓喓深草里:草丛中的虫鸣声,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声音,构建了诗的背景环境。
    3. 秋天思妇心:引入思妇的情感,表现她在秋天里的思念之情。
    4. 雨夜愁人耳:雨夜的环境使得思念愈加沉重,虫鸣声在耳边回响,更加加深了愁苦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拟人:虫鸣声被赋予了情感,使其成为思念的媒介。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集中表达了思念与孤独的主题,运用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情感,展现了人类在时间与空间中对亲情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暗窗:象征着孤独与内心的封闭。
  • 深草: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 秋天:象征着成熟与思念的季节,暗示生命的变迁。
  • 雨夜:增加了诗的情感张力,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虫》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环境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
    • B. 雨夜的虫鸣
    • C. 夏天的蝉鸣
    • D. 冬天的雪
  3. “思妇”指的是?

    • A. 忧伤的女人
    • B. 思念丈夫的女人
    • C. 快乐的女人
    • D. 忍耐的女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之情。
  • 李白的《静夜思》:以月亮引发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秋虫》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思念,但前者更多地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内心的愁苦,而后者则是直接的情感抒发,二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