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集贤池答侍中问
白居易 〔唐代〕
主人晚入皇城宿,
问客裴回何所须。
池月幸闲无用处,
今宵能借客游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主人晚上进入皇城住宿,问客人裴回需要什么。池塘的月光正好空闲,没有什么用处,今晚能借给客人游玩吗?
注释:
- 主人:指诗中的主人,可能是白居易自己或其友人。
- 晚入:晚上来,表示时间较晚。
- 皇城:指皇帝居住的城市,这里是长安。
- 问客:询问来访的客人。
- 裴回:裴回是一个人名,可能指诗中的客人。
- 池月:指池塘上的月光,表现出宁静的夜晚。
- 闲无用处:表示这美好的月光没有实际用途。
- 今宵:今晚。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池月”与古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吟咏密切相关,常常用来表达文人对静谧夜晚的向往和对友人的邀约。这一意象在唐诗中尤为常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美好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善于描绘生活场景和表达社会关怀,作品涵盖诗、词、赋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的某个晚上,当时他身处长安,可能在接待朋友或侍中。诗中展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与热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皇城的夜晚景象。
诗歌鉴赏:
《集贤池答侍中问》是一首轻松愉悦的诗作,诗人以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中“主人晚入皇城宿”开头便设定了温馨的环境,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随之而来的“问客裴回何所须”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心,表现出一种友好和亲切的氛围。池边的月光象征着宁静与美好,而“幸闲无用处”的描述则暗示了这份美好并不被世俗所打扰。最后,诗人以“今宵能借客游无”作为结尾,展现了他对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时光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夜色的宁静,还通过细腻的情感传递了对友谊的珍视。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给人以温暖和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主人晚入皇城宿:说明诗人在晚间抵达皇城,准备住宿,暗示时间的悠闲。
- 问客裴回何所须:表现出诗人对客人需求的关心,营造出热情好客的氛围。
- 池月幸闲无用处:描绘了池塘映照的月光,表明这一美景无人欣赏。
- 今宵能借客游无:向客人发出邀请,表达出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愿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月光与宁静的池水比喻友谊的清澈和纯净。
- 拟人:月光“闲无用处”,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感情,增强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热情款待及珍惜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池月:象征宁静和美好,表现诗人对自然的欣赏。
- 皇城:代表权力与地位,背景设定了诗人的生活环境。
- 游:意味着放松和享受生活,反映出对友谊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王维 -
诗中“池月”所象征的是什么?
A) 劳累
B) 宁静与美好
C) 权力
D) 忧伤 -
诗人邀请客人“今宵能借客游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聊
B) 热情好客
C) 失落
D)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白居易的《集贤池答侍中问》都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但王维更强调离别的惆怅,而白居易则在此诗中突出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愉悦。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