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自郑州返沪,飞机上作》

时间: 2025-02-04 15:32:06

展翅向天东。

万米高空。

云层之上碧无穷。

未识长江过也未,一片空濛。

身世若飘蓬。

露重霜浓。

下方纷扰亦匆匆。

莫负平生潇洒意,暂作冥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展翅向天东。万米高空。云层之上碧无穷。未识长江过也未,一片空濛。身世若飘蓬。露重霜浓。下方纷扰亦匆匆。莫负平生潇洒意,暂作冥鸿。

白话文翻译:

展开翅膀飞向东天,身处万米的高空。云层之上,碧空无际,像是没有尽头。不知长江在何处,只见一片朦胧。我的身世如同飘荡的蓬草,露水沉重,霜气浓郁。下面的喧嚣纷扰也是匆忙,莫要辜负一生的洒脱情怀,暂时化作冥冥中的鸿雁。

注释:

  • 展翅: 展开翅膀,指飞翔。
  • 万米高空: 指飞机飞行在很高的空中,约相当于3万英尺。
  • 云层: 天空中云的聚集状态。
  • 碧无穷: 形容天空的颜色如碧玉般深邃无边。
  • 未识长江过也未: 还未见到长江的身影。
  • 一片空濛: 一片模糊不清的景象。
  • 身世若飘蓬: 形容人的身世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飘忽不定。
  • 露重霜浓: 形容天气寒冷,露水和霜都很重。
  • 纷扰亦匆匆: 下面的世界一片纷扰,大家都在忙碌。
  • 莫负平生潇洒意: 不要辜负一生的洒脱情怀。
  • 暂作冥鸿: 暂时化作幽暗中的鸿雁,象征自由和洒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田遨,近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田遨自郑州返沪的飞行途中,表达了他在高空中对万千景象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他对人生与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自郑州返沪,飞机上作》以飞行的视角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在高空中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人以“展翅向天东”开篇,既描绘了飞行的壮丽景象,又暗示了他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万米高空的“碧无穷”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仿佛一切尘世的纷扰都被抛在了身后。

诗中提到的“未识长江过也未”,表达了空中视野的局限与对地面事物的陌生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飘荡。“身世若飘蓬”则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似乎也在质问人生的意义与归属。

随着“莫负平生潇洒意”的呼唤,诗人提醒自己要珍惜生命中的洒脱与自由,不被世俗的烦扰所束缚,最终化作“冥鸿”,在无尽的蓝天中翱翔。这种对自由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情感,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与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展翅向天东: 描绘了飞翔的状态,暗示出一种向往与追求。
  2. 万米高空: 设定了飞行的高度,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氛围。
  3. 云层之上碧无穷: 描述了高空的美丽与无限,象征着理想与自由。
  4. 未识长江过也未: 反映出身处高空对地面事物的陌生感。
  5. 一片空濛: 进一步强调了模糊的感觉,暗示迷茫。
  6. 身世若飘蓬: 表现出对自己命运的思考,感到漂泊无依。
  7. 露重霜浓: 描述了天气的寒冷,增加了诗的自然元素。
  8. 下方纷扰亦匆匆: 对地面生活的观察,感受到人们忙碌的状态。
  9. 莫负平生潇洒意: 提醒自己要珍惜洒脱的态度。
  10. 暂作冥鸿: 最后以鸿雁象征自由,展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身世若飘蓬”将人世沧桑比作飘荡的蓬草,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如“露重霜浓”和“纷扰亦匆匆”。
  • 拟人: 将自然现象与人情结合,增加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洒脱态度的珍视。诗人在高空中俯瞰万物,感受到人生的喧嚣与自己的孤独,最终选择拥抱自由与洒脱,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展翅: 自由与追求。
  • 万米高空: 超脱与理想。
  • 云层: 变化与不确定。
  • 长江: 生命的流动与历史的厚重。
  • 飘蓬: 身世的漂泊与无常。
  • 冥鸿: 自由与潇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米高空”主要描写了什么?

    • A. 飞行的高度
    • B. 生活的烦恼
    • C. 自然的美丽
    • D. 人生的意义
  2. “身世若飘蓬”是对什么状态的描写?

    • A. 生活安定
    • B. 漂泊无依
    • C. 事业成功
    • D. 感情顺利
  3. 诗的主题思想是?

    • A. 对美食的追求
    • B. 对自由的向往
    • C. 对财富的渴望
    • D. 对权力的追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 同样表达了在高处对人生的感悟,但更多的是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1. 《中国现代诗歌选》
  2. 《田遨诗集》
  3. 《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