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4:37: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元二首 其一
朝三暮四昔尚童,
踰七望八今成翁。
见佛未肯右肩袒,
对客尝称左耳聋。
叩额有疏拜墀下,
断腕无麻纳禁中。
自怜老病菁华竭,
不及花枝岁岁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衰老和病痛的感慨。早年时,朝三暮四的生活态度让人觉得自己像个孩童,而如今已经年过七十,成为了老翁。见到佛祖时却不肯右肩袒露,对客人时常自称左耳聋。叩额拜佛时显得有些疏懒,断腕的痛苦却没有麻药来缓解。在感叹自己年老体衰,身体的光华已然耗尽时,发现自己不及花树的枝头年年常艳红。
注释:
- 朝三暮四:形容变化无常或做事不稳重。
- 踰七望八:年过七十,望八十。
- 右肩袒:见佛时应有的尊敬姿态。
- 左耳聋:自谦,表示自己对事物的听觉或理解能力的不足。
- 叩额:拜佛时用额头叩地的仪式。
- 断腕无麻:指身体受伤但没有麻药来止痛。
- 菁华:指人的青春和精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听雨,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律诗。他的作品风格自成一派,常以清新、俊逸见称,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衰老与病痛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在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面临的不仅是个人的老去,还有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诗歌鉴赏:
《新元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了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自我对比与感叹,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朝三暮四昔尚童,踰七望八今成翁”以明快的对比手法,展示了诗人从童年到老年的时光流逝,令人感叹时光易逝。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自己身份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曾经的活泼轻狂,如今却是苍老无力。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见佛未肯右肩袒”来反映他对佛教的态度,似乎在表达对世俗事物的漠然。而“对客尝称左耳聋”则通过自谦的方式,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的无奈。叩额拜佛的疏懒与身体的痛苦形成对照,展现了他对身体衰弱的无奈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最后两句“自怜老病菁华竭,不及花枝岁岁红”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渗透出来,感叹自己已不再年轻,生命的色彩与活力逐渐消逝,不如花枝常年绽放的美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三暮四昔尚童:回忆年轻时的生活态度,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童年。
- 踰七望八今成翁:感叹年岁已高,已成老者,体现出时间的流逝。
- 见佛未肯右肩袒:面对佛教的信仰,表现出一种内心的不屈服和对世俗的反思。
- 对客尝称左耳聋:自谦的表现,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 叩额有疏拜墀下:表现出对宗教的仪式感,但又显得疏懒。
- 断腕无麻纳禁中:身体的痛苦,体现出诗人的无奈。
- 自怜老病菁华竭: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怜,感叹生命的衰竭。
- 不及花枝岁岁红:与花的生命力形成对比,表达对青春的怀念与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年轻与衰老的对比,展现人生的无常。
- 比喻:将自己与花枝进行比较,强调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 夸张:通过“左耳聋”来表现对生活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衰老与生命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哲思,体现出对生命美好与无常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童年:象征着无忧无虑和生命的活力。
- 佛:代表着信仰与精神寄托。
- 花枝: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青春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刘克庄生活的朝代是?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
“见佛未肯右肩袒”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对佛教的全心信仰
B. 对世俗的漠然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他人的尊敬 -
诗中提到的“朝三暮四”是什么含义? A. 生活变化无常
B. 年龄增长
C. 对信仰的追求
D. 身体的衰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刘克庄的诗作都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但前者更倾向于对自然的热爱,后者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衰老与社会的变迁。
参考资料:
- 《古诗十九首》
- 《宋诗选》
- 《刘克庄诗全集》
这份内容涵盖了《新元二首 其一》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