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叔祖母刘氏太孺人挽词》

时间: 2025-01-10 19:20:19

夫人自七十,有母尚期颐。

不遣千山讣,犹应一病迟。

孝留天下口,身立女中师。

到得君羹美,翻令颖谷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夫人自七十,有母尚期颐。
不遣千山讣,犹应一病迟。
孝留天下口,身立女中师。
到得君羹美,翻令颖谷悲。

白话文翻译:

这位夫人年过七十,母亲仍健在百岁。
不让远方的朋友传来丧讯,想必是因为她病得比较缓慢。
她的孝行被世人称道,成为女性的楷模。
如今你做的美味羹汤,却让人感到悲伤。

注释:

  • 夫人:指的是刘氏太孺人,即诗中所悼念的人。
  • 七十:指她的年龄。
  • 期颐:古代对长寿(如百岁)的称呼。
  • 千山讣:远方的朋友传来讣告。
  • :对父母的孝顺,强调她的品德。
  • 女中师:指她成为了女性的榜样。
  • 君羹美:指的是作者为她所做的美食。
  • 颖谷:指的是古地名,常用来象征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及表达个人感情,诗作常常体现出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词写于杨万里对刘氏太孺人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她的敬仰和怀念。刘氏太孺人作为一位年长且德行高尚的女性,深受人们的尊敬,诗中通过对她一生的回顾,体现了孝道的崇高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字句简练,但情感深邃。开头两句交代了刘氏太孺人高龄而母亲仍在,生动地描绘了她在世时的健康与长寿。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不遣千山讣”表达了她的离世对他人的震惊与不舍,流露出作者对她病情的理解与同情,表现出深厚的亲情。

诗中“孝留天下口”一句,表明了刘氏太孺人以她的孝行在世人心中留下的良好口碑,显示出一个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最后一句“到得君羹美,翻令颖谷悲”则是将对逝者的追思与对生活的美好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在美好事物面前产生的悲伤情感,深刻而耐人寻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不仅传达了对逝者的追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孝道的推崇,展现出古代文化中对家庭与亲情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夫人自七十,有母尚期颐:这句描述了刘氏太孺人年过七十,且其母亲仍在百岁之龄,展现了她的长寿和家族的繁荣。
  2. 不遣千山讣,犹应一病迟:没有远方的朋友传来讣告,说明她的离世是出乎意料的,可能是因为她的病情来得缓慢。
  3. 孝留天下口,身立女中师:她的孝行被世人称道,成为女性的模范,表明了她的品德与影响力。
  4. 到得君羹美,翻令颖谷悲:即使是美味的羹汤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悲伤,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夫人自七十,有母尚期颐”形成了平行的结构,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君羹美”来比喻美好的生活,表达人对逝者的怀念与悲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刘氏太孺人的悼念,反映了对她的敬仰以及对孝道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死离别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七十:象征长寿与智慧。
  • 期颐:象征母亲的长寿与传统美德。
  • 千山:象征远方的朋友与思念之情。
  • 羹美:象征生活的美好与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氏太孺人的年龄是多少? a) 六十
    b) 七十
    c) 八十
    d) 九十

  2. 诗中提到母亲的年纪是多少? a) 七十
    b) 八十
    c) 九十
    d) 百岁

  3. “孝留天下口”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死亡的恐惧
    b) 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
    c) 对饮食的赞美
    d) 对家庭的厌恶

答案:

  1. b) 七十
  2. d) 百岁
  3. b) 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四十二叔祖母刘氏太孺人挽词》和杜甫的《春望》,两者皆以个人情感为主线,但杨万里更侧重于对女性德行的赞美,而杜甫则在家国动荡中表现对故土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以上信息为《四十二叔祖母刘氏太孺人挽词》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延伸,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