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瓜二首》

时间: 2025-04-28 09:22:40

病骨那禁暑,衰年更作愁。

有风依旧热,初伏几时秋。

瓜果谁新饷,馋涎小忍休。

金盆井花水,且看玉双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骨那禁暑,衰年更作愁。
有风依旧热,初伏几时秋。
瓜果谁新饷,馋涎小忍休。
金盆井花水,且看玉双浮。

白话文翻译:

老病的身体怎么能耐受酷暑,年纪渐长的我更是愁苦无比。
即使有风吹来,依然感到炎热,初伏的季节,什么时候才是秋天呢?
瓜果是谁送来的呢?我忍不住垂涎欲滴。
金盆里装着井水,且看看那浮在水面上的玉般的果实。

注释:

  • 病骨:指因年老而身体虚弱。
  • 衰年:衰老的岁月。
  • 初伏:指夏季的第一个伏天,天气最热的时节。
  • :送来、赠予。
  • 馋涎:垂涎欲滴。
  • 金盆:用金属制成的盆子。
  • 玉双:比喻瓜果如玉般的洁白、光滑。

典故解析:

该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金盆井花水”象征着清澈的水与美丽的瓜果,反映了诗人对清凉与美味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盛夏时节,诗人在酷暑中感到身体的虚弱与衰老,表达了对清凉食物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尝瓜二首》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炎热夏季中的一种无奈与期待。诗中通过“病骨”和“衰年”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老体衰的感叹,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诗的前两句,通过描述酷暑与身体的虚弱,展示了一个老人的无奈与忧愁。接着,诗人用“瓜果谁新饷”转向对美味的期待,表现了尽管生活艰难,但人总是对美好事物怀有渴望。最后一句,描绘了清凉的水面上漂浮的瓜果,传达出一种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盛夏酷暑的描写,更是对生活中小确幸的感悟,展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骨那禁暑:身体虚弱,难以忍受酷暑。
  2. 衰年更作愁:年纪渐长,愁苦愈加。
  3. 有风依旧热:即使有风,仍然感到炎热。
  4. 初伏几时秋:初伏时节,何时才能迎来秋天的凉爽?
  5. 瓜果谁新饷:是谁送来了新鲜的瓜果?
  6. 馋涎小忍休:对美食的渴望难以忍耐。
  7. 金盆井花水:金盆中装着清凉的井水。
  8. 且看玉双浮:看那漂浮在水面上的美丽果实。

修辞手法:

  • 比喻:“金盆井花水”中的“金盆”与“玉双”都用来比喻清凉与美味,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生命状态的反思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病骨:象征身体的虚弱与衰老。
  • 初伏:象征炎热与无奈。
  • 瓜果:象征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 金盆井水:象征清凉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尝瓜二首》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万里
    c) 杜甫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初伏”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答案:b

  3. 诗中“病骨”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a) 年轻
    b) 虚弱
    c) 健康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 反映夏季的情感与景象。
  • 《题西林壁》(苏轼): 描述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尝瓜二首》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侧重于思乡情怀,而后者则更关注生活的琐事与乐趣。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