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石崇墓》
时间: 2025-01-27 03:55: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虬须欲怒珊瑚折,步障围春锦云热。
真珠换妾胜惊鸿,笑踏香尘如踏空。
酒阑金谷莺花醉,家逐楼前舞裙坠。
财多买得东市愁,绮罗散尽余荒丘。
犹怜白首同归者,夜伴游魂封树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奢华而又充满忧愁的场景。虬须的怒气似乎快要折断这美丽的珊瑚,春日的温暖被围住,仿佛在锦缎上热烘烘的。用珍珠换来的妾侍,比惊鸿还要美丽,轻盈的她在香尘中恍若无物。酒宴结束后,金谷园里的黄莺和花朵让人陶醉,家中楼前的舞裙随风飘落。可怜的是,财富再多也无法驱散东市的愁绪,华丽的绮罗散尽后只剩下荒凉的丘土。最后,诗人惋惜那些白头偕老的伴侣,夜晚在树下伴着游魂。
注释:
- 虬须:指龙的须,象征着威严与力量。
- 珊瑚:比喻美丽的事物。
- 步障:春天的围墙,象征着对春天的渴望。
- 真珠:珍珠,象征着美丽的女子。
- 惊鸿:形容女子轻盈如鸿。
- 香尘:飘散的香气和尘土,象征着繁华的生活。
- 金谷:指金谷园,古代名胜,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 绮罗:华丽的丝绸,象征着奢华的生活。
- 荒丘:荒凉的土丘,象征着失落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498年- 约 1552年),明代诗人,字浩然,号震川,浙江嘉兴人。他以诗歌见长,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高启的诗风清新洒脱,具有独特的个性。
创作背景:
《姑苏杂咏 石崇墓》描写的是石崇的墓碑,石崇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富有和豪放著称,诗中既有对奢华生活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歌创作的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富贵、名望的追逐,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描绘了一个充满繁华与愁苦的场景。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对奢华生活的描绘,又透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的前两联通过对美丽女子、繁华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追求享乐的生活状态;而后两联则转向对财富与愁苦的反思,表现出富贵生活背后的孤独和荒凉。
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白头伴侣的惋惜,传达了对爱情长久与生命短暂的感慨。诗歌不仅仅是对石崇墓的纪念,更是在探讨人在繁华与寂寞之间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与思辨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虬须欲怒珊瑚折:借用龙须的激烈,暗喻世事的变幻与不安。
- 步障围春锦云热:描绘春日的美好却又让人感到压抑,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真珠换妾胜惊鸿:珍珠换来的美人,比惊鸿更为娇艳,反映了奢华生活的魅力。
- 笑踏香尘如踏空:形容女子轻盈如梦,似在香气与尘埃中穿行。
- 酒阑金谷莺花醉:描绘酒宴之后的陶醉与迷幻。
- 家逐楼前舞裙坠:反映家庭生活的繁华与美好,但同时隐含一种失落感。
- 财多买得东市愁:富有并不能带来快乐,反而引发愁绪。
- 绮罗散尽余荒丘:奢华散尽后只剩下荒凉的丘土,暗示人生的无常。
- 犹怜白首同归者:对老年伴侣的惋惜,体现出对长久情感的珍视。
- 夜伴游魂封树下:夜晚与游魂相伴,象征着人对逝去的怀念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真珠换妾胜惊鸿”,通过比喻生动表现女子的美丽。
- 拟人:如“香尘如踏空”,使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奢华生活的描写,揭示了财富与幸福并不总是成正比的道理,传达出对人生无常与爱情珍贵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虬须:象征权势与威严。
- 春锦:象征繁华与美好。
- 真珠:象征美丽与珍贵。
- 香尘:象征繁华与享乐。
- 金谷:象征富贵与享乐。
- 绮罗:象征奢华与享受。
- 荒丘:象征失落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虬须欲怒珊瑚折”中的“虬须”指的是: A. 鱼的须 B. 龙的须 C. 花的须
-
诗中提到的“真珠换妾”中“真珠”象征的是: A. 美丽 B. 财富 C. 爱情
-
对于“财多买得东市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财富带来快乐 B. 财富并不能解决内心的愁苦 C. 东市是一个快乐的地方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将进酒》中的豪放与《姑苏杂咏》中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强调人生的痛快与及时行乐,后者则对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珍贵进行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高启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