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别程秀才》

时间: 2025-02-04 16:23:40

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

贫泥客路黏难出,

愁锁乡心掣不开。

何必更游京国去,不如且入醉乡来。

吴弦楚调潇湘弄,为我殷勤送一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别程秀才
五度龙门点额回,却缘多艺复多才。
贫泥客路黏难出,愁锁乡心掣不开。
何必更游京国去,不如且入醉乡来。
吴弦楚调潇湘弄,为我殷勤送一杯。

白话文翻译:

我曾五次去龙门,心中却因为多才多艺而感到惆怅。
在这贫瘠的泥土中,我的旅途艰难,难以逃脱;
愁苦的乡愁像锁链一样,把我紧紧缠住,无法解开。
何必再去游历京城,不如在这醉乡中消遣。
请用吴地的弦乐与楚地的调子,热情地为我送上一杯酒吧。

注释:

  • 龙门:指的是龙门山,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
  • 额回:点额回,指的是在龙门点头,表示尊敬或欣赏。
  • 多艺复多才:多才多艺,反而让人感到惆怅。
  • 贫泥:形容环境贫瘠。
  • 黏难出:形容旅途艰难而无法脱身。
  • 愁锁乡心:乡愁如锁,无法解开。
  • 醉乡:形容喝酒后的洒脱与放松。
  • 吴弦楚调:指的是江南地区的音乐风格。

典故解析:

“龙门”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成功与荣誉,而“点额”则是对成功的渴望与回顾。诗中提到的“吴弦楚调”则是对南方音乐风格的描绘,这种音乐常常代表着柔美、婉转的情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关注社会民生,尤其擅长描写人情世态和生活琐事。

创作背景:

《醉别程秀才》创作于白居易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流露出对繁华京城的厌倦与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醉别程秀才》是一首生动而感人的送别诗,诗中融合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开头诗人提到自己曾经五次去过龙门,暗示着他在事业上的努力与追求。然而,正是这种“多艺复多才”的状态,让他感到一丝惆怅,似乎才华与成就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快乐。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描写贫困的旅途和被乡愁锁住的心情,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苦闷。这里的“愁锁乡心”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渴望成功,一方面又无法摆脱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选择,诗人放弃了游历京城的打算,转而选择醉饮于乡的生活,这是一种对当下生活的豁达与洒脱。吴地与楚地的音乐在这里不仅是背景,更是情感的寄托,寄托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度龙门点额回:诗人曾多次到访龙门,表明他对成功的追求与努力。
  2. 却缘多艺复多才:多才多艺的他反而感到更大的困扰。
  3. 贫泥客路黏难出:描绘了他在艰难环境中旅行的困境。
  4. 愁锁乡心掣不开:乡愁如锁,难以解开,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5. 何必更游京国去:对京城的游历感到厌倦,反思人生选择。
  6. 不如且入醉乡来:选择在酒中享受生活。
  7. 吴弦楚调潇湘弄:运用地方音乐,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8. 为我殷勤送一杯:请求友人用音乐和酒来送别,体现了友情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锁,形象生动。
  • 对仗:如“吴弦楚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变化。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离别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门:象征成功与荣誉。
  • 乡心:代表对故乡的思念与依恋。
  • 醉乡:象征放松与享受。
  • 吴弦楚调:体现音乐的优雅与韵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醉别程秀才》主要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友情与思念
    • B. 事业上的成功
    • C. 对京城的向往
  2. 诗中提到的“吴弦楚调”代表什么?

    • A. 西北地区的音乐
    • B. 江南地区的音乐
    • C. 北方的民谣
  3. “愁锁乡心”的意思是?

    • A. 愁苦的乡愁像锁一样
    • B. 因为愁苦而锁住了心
    • C. 乡愁是无形的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白居易《醉别程秀才》李白《将进酒》:两首诗都表现了对酒的热爱,但白居易更强调友情与乡愁,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与潇洒。

参考资料:

  • 白居易的《白氏文集》
  • 相关研究论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