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钦夫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8 21:32:18

克己今颜子,承家小吕申。

只愁无好手,不道欠斯人。

一别时飞几,重来事总新。

祥琴声尚苦,可更话酸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克己今颜子,承家小吕申。只愁无好手,不道欠斯人。一别时飞几,重来事总新。祥琴声尚苦,可更话酸辛。

白话文翻译:

我克己奉公,像颜回那样;我继承家业,却如同吕洞宾一般。只怕没有能人来助我,不知对那位朋友有所亏欠。一别已过了多少时光,再相见时一切都仿佛是新事物。那祥和的琴声依然让人感到苦涩,难道还能再谈那些辛酸的事情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克己:克制自己,意指自我约束。
  • 颜子:指颜回,春秋时期的儒家学者,以其道德修养和克己奉公的品德著称。
  • 吕申:小吕申,指吕洞宾,传说中的道教人物,象征隐逸和高洁。
  • 好手:能人,才能出众的人。
  • 欠斯人:对这位朋友有所亏欠。
  • 祥琴:象征和谐的琴声。

典故解析

  • 颜回:古代著名的儒生,以仁德著称,常被后人用来象征高尚的人格。
  • 吕洞宾:被尊为八仙之一,代表着道教的修行和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诗、词、文闻名,尤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杨万里在诗中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与朋友张钦夫重聚之际,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克己奉公的理想与对友人相见的期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克己”和“承家”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与家庭责任的深思。诗中以颜回和吕洞宾两位古代名人作为对比,前者象征着道德的崇高,后者则代表着隐逸的高洁,寓意深远。诗人自我定位为克己奉公的仁者,却又感到孤独和无奈,似乎在暗示虽然追求自我修养,但在现实中常感到力不从心。接下来的部分,诗人提到与朋友分别的时光,强调了重聚时的陌生与新奇,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对比。最后,琴声的苦涩再次回到内心的挣扎,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美好与苦涩交织的复杂情感。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也反映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克己今颜子:我像颜子一样克己奉公。
  2. 承家小吕申:可我继承家业,却如小吕洞宾一般。
  3. 只愁无好手:只担心身边没有能人来助我。
  4. 不道欠斯人:不知对这位朋友有所亏欠。
  5. 一别时飞几:自从分别已经过去了多少时光。
  6. 重来事总新:再相见时一切都是新的。
  7. 祥琴声尚苦:那和谐的琴声却依然让人感到苦涩。
  8. 可更话酸辛:难道还能再谈那些辛酸的事情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谊与琴声相联系,暗示了情感的复杂。
  • 对仗:前两句用“克己”和“承家”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颜子:象征道德修养和仁德。
  • 小吕申:象征隐逸与高洁。
  • 琴声:象征友谊的和谐与生活的苦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颜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颜回
    • C. 孙子
  2. 诗人对朋友的感情如何?

    • A. 疏远
    • B. 思念
    • C. 嫉妒
  3. “祥琴声尚苦”中的“苦”指的是什么?

    • A. 乐器损坏
    • B. 生活的艰辛
    • C. 音乐的不和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杨万里的《见张钦夫二首》,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而杨万里则更加关注个人情感与理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