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风夕怀茜玉》
时间: 2025-01-25 17:56: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风夕怀茜玉
作者: 徐谦 〔近代〕
十万射潮弓。竟夕汹汹。寒风挟雨入帘栊。为底恼人声阵阵,铁马丁东。极目望长空。月影朦胧。残灯无焰短擎红。争奈夜寒人不寐,樽酒谁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夜的景象:滔滔的潮水如同十万弓箭射出,整夜汹涌澎湃。寒风夹带着雨水,打湿了窗帘。外面传来的声响令人烦恼,像铁马在东边激烈冲锋。极目远望,长空中月影朦胧,灯光微弱,红色的烛光摇曳不定。夜色寒冷让我无法入睡,孤独的我举杯独饮,谁能陪我共饮呢?
注释
- 射潮弓:形容潮水湍急,如同弓箭射出。
- 竟夕:整夜,整个晚上。
- 挟雨:夹带着雨水。
- 帘栊:窗帘。
- 恼人声阵阵:烦扰人的声音一阵阵传来。
- 铁马:形容战争的场景,可能指士兵或战马。
- 极目:目光远望,尽量向远处看。
- 朦胧:模糊不清。
- 残灯无焰:烛光微弱,几乎没有火焰。
- 樽酒:酒杯,表示饮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谦,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字梅庵,号渔隐,晚号润亭。其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风格清新雅致,常融入历史典故与个人经历。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居于孤寂之地,独自品酒,想念远方的友人。该作品反映了诗人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切体会。
诗歌鉴赏
《浪淘沙 风夕怀茜玉》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首句“十万射潮弓”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潮水的汹涌,带出一种紧迫感。接下来,寒风夹雨的描绘不仅营造了凛冽的氛围,还暗示了诗人的心境。外界的喧嚣、铁马的冲锋声与“恼人声阵阵”相互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处躲避的烦扰。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极目远眺,月影朦胧,隐喻着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残灯无焰的意象则反映了夜色的寒冷与孤独,诗人在此刻的无助中,更加思念那位“茜玉”,或许是心中的爱人或故友。最后的“樽酒谁同”则质朴而直白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令人心生共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人在自然与孤独中的思索,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渴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万射潮弓:比喻潮水的汹涌,形象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的力量。
- 竟夕汹汹:强调潮水的持续与猛烈。
- 寒风挟雨入帘栊: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潮湿,增加了氛围的压抑感。
- 为底恼人声阵阵:引入外界的喧嚣,增强了诗人的烦躁情绪。
- 铁马丁东:暗含战争的气息,可能指代历史背景。
- 极目望长空: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
- 月影朦胧:月光的微弱与模糊,映射出诗人的孤独感。
- 残灯无焰短擎红:灯光微弱,象征着诗人的内心孤独。
- 争奈夜寒人不寐:表现出夜晚的寒冷与无法入睡的烦恼。
- 樽酒谁同:直接表达对陪伴的渴望,情感真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潮水比作“射潮弓”,形象生动。
- 拟人:寒风与雨水似乎有意向诗人袭来,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残灯无焰短擎红”,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切体验。诗人以自然为背景,反映内心的复杂情感,传递出一种对人生无常与人际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潮水:象征着生活的波动与不安。
- 寒风:代表着孤独与冷漠。
- 月影:象征着思念与渴望。
- 残灯:映射出心灵的孤独与无助。
- 樽酒:寄托着对陪伴与温暖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十万射潮弓”中的“射潮弓”指的是什么?
- A. 战争
- B. 潮水
- C. 风暴
- D. 流星
-
“寒风挟雨入帘栊”中的“帘栊”指的是什么?
- A. 窗帘
- B. 门口
- C. 地板
- D. 天窗
-
诗人表达了对谁的思念?
- A. 朋友
- B. 爱人
- C. 家人
- D. 同事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徐谦的《浪淘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但徐谦更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结合,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人与情的关系,二者在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选》
- 《徐谦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理解《浪淘沙 风夕怀茜玉》的主题与情感,从而更好地欣赏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