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二首》

时间: 2025-01-26 22:47:28

诗书成志业,懒慢致蹉跎。

圣代丹霄远,明时白发多。

浅谋堪自笑,穷巷忆谁过。

寂寞前山暮,归人樵采歌。

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

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了书。

闲花开满地,惆怅复何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即事二首
作者: 耿湋 〔唐代〕

第一首
诗书成志业,懒慢致蹉跎。
圣代丹霄远,明时白发多。
浅谋堪自笑,穷巷忆谁过。
寂寞前山暮,归人樵采歌。

第二首
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
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了书。
闲花开满地,惆怅复何如。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诗书是我立志的事业,但懒惰导致了我人生的蹉跎。
在这个圣明的时代,理想似乎遥不可及,而我却已白发苍苍。
我浅薄的谋略让自己忍不住笑,穷巷子里回想着曾经的过客。
在寂寞的前山黄昏,归来的路人唱着樵歌。

第二首
我在东边的几亩宅子里,独自屏居,青春已逝。
家境贫困,仆人懒惰,官职被罢,朋友也渐渐疏远。
我只能强迫自己喝酒,却羞于去读书。
闲花在地上盛开,然而惆怅又能如何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懒慢:懒惰,松散。
  • 蹉跎:形容耽误时间,未能成就理想。
  • 丹霄:指美好而高远的理想或境界。
  • 浅谋:浅薄的谋划。
  • 樵采歌:樵夫在山中砍柴时唱的歌曲,象征自然和简朴生活。

典故解析:

  • 圣代:指一个贤明的时代,常用来描述太平盛世。
  • 白发:常用来象征年老和失去青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人生哲理为主题,体现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日,诗人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感受到青春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春日即事二首》通过对春日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展现了诗人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抒发了对年华逝去的惋惜与无奈。第一首中,诗人以“诗书成志业”自勉,然而“懒慢致蹉跎”的自省则突显出他对自身懈怠的反思。诗人感叹在盛世中,理想的遥不可及与白发的增多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第二首则更加直白,描绘了诗人独居的生活,家贫、友疏的现实使他产生了深深的惆怅。尽管眼前“闲花开满地”,但内心的失落与孤独却让他无法享受这一切。整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折射出唐代文人对人生的复杂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书成志业:诗人以诗书为志向,表达了追求文化和知识的理想。
  2. 懒慢致蹉跎:懒惰导致了人生的虚度,体现出对自我行为的批判。
  3. 圣代丹霄远:理想如丹霄般遥远,反映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4. 明时白发多:理想未实现,白发已生,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
  5. 浅谋堪自笑:对自己浅薄谋划的自嘲。
  6. 穷巷忆谁过:在穷乡僻壤中回忆往事,感叹曾经的过客。
  7. 寂寞前山暮:黄昏的孤独感,加重了内心的失落。
  8. 归人樵采歌:归来的人唱歌,象征着简单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懒慢致蹉跎,圣代丹霄远”形成了对称的结构。
  • 比喻:用“丹霄”比喻理想的高远,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拟人:樵夫的歌声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在追求文化与知识的道路上所经历的懊悔与失落,真实地刻画了唐代士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日: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白发:象征衰老与失去青春。
  • 闲花:象征自然之美,然而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自己懒惰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感到自豪
    • B. 自我批判
    • C. 无所谓
  2. 诗中提到的“白发”象征着什么?

    • A. 年轻
    • B. 理想
    • C. 衰老
  3. 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

    • A. 满足
    • B. 懊悔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耿湋与王维的诗歌都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王维的诗更加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耿湋则更加关注内心的挣扎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耿湋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