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鹿鸣宴》
时间: 2025-05-13 11:16: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福州鹿鸣宴
作者: 徐经孙 〔宋代〕
鹿鸣今日宴佳宾,六万场中一百人。
鳌岭峰前连巨钓,龙台高处耀脩鳞。
假途文字皆由命,实地功名好致身。
得意春风马蹄速,杏园交庆绿袍新。
白话文翻译:
今天在鹿鸣的宴会上,招待了众多的宾客,六万场盛会中只有一百位特邀的嘉宾。
在鳌岭的山峰之前,有人正在钓巨鱼;而在龙台的高处,闪耀着美丽的鱼鳞。
依靠他人之言的成功都是命中注定,而在实际的地方取得的功名才是最能让人自我实现的。
在春风得意的时刻,马蹄声飞快,杏园里欢庆的场面令人振奋,大家都穿上了新的绿袍。
注释:
字词注释:
- 鹿鸣: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美好景象,象征和谐与喜庆。
- 佳宾:尊贵的客人。
- 巨钓:指的是钓得大鱼,象征好运与成功。
- 脩鳞:形容鱼的鳞片光辉照人。
- 假途文字:借助他人的名声或机会。
- 实地功名:真正的、靠自己努力获得的成就。
- 得意春风:形容心情愉快,意气风发的状态。
典故解析:
- 鹿鸣:出自《诗经·小雅》,描绘一种和谐美好的场景。
- 春风得意:出自李白的诗句,形容春天的气候和人生得意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经孙,字子荣,号惟德,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福州的宴会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和对成就的思考。
诗歌鉴赏:
《福州鹿鸣宴》是一首描写宴会和人生哲理的诗。开头两句描绘了宴会的盛况,虽然场面宏大,但受邀的宾客却是有限的,显示了诗人对选择与机遇的思考。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了大自然的美丽与人生的机遇。尤其是“假途文字皆由命,实地功名好致身”两句,深刻揭示了成功背后的哲理,让人思考依靠他人成功与通过努力获得成就的差异。最后两句则通过春风与杏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与欢庆的心情。整首诗在豪华的宴会场景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维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鹿鸣今日宴佳宾:今天的宴会如同鹿鸣般喜庆,客人们都是特别的尊贵之人。
- 六万场中一百人:在六万场盛会中,只有一百位是特别受邀的,体现了宴会的独特性。
- 鳌岭峰前连巨钓:在鳌岭的山前,有人正在钓大鱼,象征着成功与好运。
- 龙台高处耀脩鳞:在高处的龙台上,鱼的鳞片闪耀光彩,寓意光辉与希望。
- 假途文字皆由命:借助他人之言的成功,都是命运的安排。
- 实地功名好致身:真正的成就,源于自身的努力与奋斗。
- 得意春风马蹄速:在春风得意的日子里,马蹄声急促,象征着如意与顺利。
- 杏园交庆绿袍新:在杏园中庆祝,大家都穿上新的绿袍,象征着吉祥与新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宴会比作鹿鸣的景象,展现喜庆的氛围。
- 对仗:使用“假途文字”与“实地功名”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通过自然元素,如龙台、鳌岭、春风等,传达情感与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盛况与人生哲理,表达了对成功的深刻理解,强调了自我努力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鹿鸣:象征和谐与喜庆。
- 巨钓:代表追求成功与好运。
- 春风:象征生机与活力。
- 杏园:代表着丰收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宴会有多少位宾客?
- A. 一百人
- B. 六十万人
- C. 千人
- D. 两百人
-
“假途文字”主要指什么?
- A. 自己的努力
- B. 依靠别人成功
- C. 自然景象
- D. 文化作品
-
诗中提到的“春风”象征什么?
- A. 寒冷
- B. 生机与希望
- C. 雨水
- D. 风暴
答案:
- A. 一百人
- B. 依靠别人成功
- B. 生机与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宴桃李》(王维)
- 《春宵一刻值千金》(杜甫)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杜甫):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但重点在于自然景象与人生的关系。
参考资料:
- 李白《春风得意马蹄疾》
- 《诗经》相关解读
- 徐经孙生平与创作风格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