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即事
作者: 黄庚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雀罗门户静,无客扣柴扃。
索句髭先白,看书眼尚青。
云粘题石壁,月浸汲泉瓶。
笑杀利名客,沉酣死不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生活场景:门前的鸟网静止不动,没有客人来敲门。诗人年纪渐长,胡子已白,却依然在努力写作;看书时眼睛仍旧明亮。天上的云彩粘附在题字的石壁上,月光洒在汲水的瓶子里。诗人嘲笑那些追逐名利的客人,沉醉于酒中,无法自拔。
注释:
- 雀罗:捕鸟的网。
- 柴扃:柴门的闩。
- 索句:写诗。
- 髭先白:胡子先变白,指年纪渐长。
- 尚青:眼睛尚且明亮。
- 云粘题石壁:云彩附着在题字的石壁上,形象描绘。
- 月浸汲泉瓶:月光照耀在取水的瓶子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利名客:追逐名利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字仲明,号白云,南宋时期诗人,擅长诗文,作品多流传于世。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即事”创作于黄庚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喧嚣的社会中,诗人选择了一种宁静的生活,表达了对名利的鄙视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宁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吸引读者。首句“雀罗门户静”开启了一个静谧的场景,描绘了门外无客的孤独感。接下来的“索句髭先白”则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诗人虽然已年长,但对诗歌的热爱依然未减。这种对年华流逝的感慨与对书卷的执着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诗中“云粘题石壁,月浸汲泉瓶”描绘出一种诗意的自然景象,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最后一句“笑杀利名客”则是对追名逐利者的讽刺,诗人选择了沉醉于酒中,而非沉迷于功名,这种选择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也是一种对世俗的反叛。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深沉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邃理解与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雀罗门户静: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 无客扣柴扃:强调了孤独,门前没有人来访。
- 索句髭先白:说明诗人年纪已大,但仍在写诗,表现出对创作的执着。
- 看书眼尚青:即使年长,精神依然充沛。
- 云粘题石壁:描绘自然景色,增添诗意。
- 月浸汲泉瓶:月光的照射,营造了清幽的氛围。
- 笑杀利名客:对追逐名利的人的讥讽。
- 沉酣死不醒:形容醉得严重,无法自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云粘题石壁,月浸汲泉瓶”,形成和谐的节奏。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雀罗:象征简单的生活状态。
- 柴扃:代表隔绝外界的宁静。
- 云与月:象征自然之美,传达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无客扣柴扃”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热闹
- B. 孤独
- C. 欢喜
- D. 忧伤
答案: B
-
“索句髭先白”中的“髭”指的是:
- A. 眉毛
- B. 胡子
- C. 头发
- D. 眼睫
答案: B
-
诗人对“利名客”的态度是:
- A. 崇拜
- B. 讽刺
- C. 追随
- D. 认可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黄庚的《即事》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
- 主题:黄庚追求宁静与内心的平和,李白则是享受人生的豪情与洒脱。
- 风格:黄庚的诗更趋向于平淡的哲思,李白则是豪放的激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黄庚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