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时间: 2025-04-27 19:14:36

雨后新晴日转西,桑间犹有拙鸠啼。

十分愁意无人管,红蓼黄芦水满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后新晴日转西,桑间犹有拙鸠啼。
十分愁意无人管,红蓼黄芦水满溪。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阳光透过云层洒下,西边的天空显得格外明亮,桑树间依然可以听到那拙鸠在鸣叫。心中的愁苦无人关心,红色的蓼草和黄色的芦苇映衬着满满的溪水。

注释

  • 拙鸠:指的是一种鸟,声音较为单调,常用来象征忧伤。
  • 十分愁意:非常愁苦的情绪。
  • 无人管:没有人来关心或照顾。
  • 红蓼黄芦:两种水边植物,分别象征不同的情感与景色。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拙鸠啼”可看作是在表达一种孤独与愁苦的情感,历史上常有诗人借鸟鸣来抒发个人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有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雨后,正值春夏之交,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和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种状态和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雨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自然的清新景象,诗中前两句描绘了雨后阳光明媚的画面,桑树间的拙鸠鸣叫声打破了宁静,给人以一种孤独感。后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表达了对生活的愁苦与无奈。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描写,映射出自己内心的情感状态,表现了一种深刻的孤独与忧虑。整首诗语句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俞桂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后新晴日转西:描绘雨后天气逐渐转晴,阳光透出,景色明亮。
  2. 桑间犹有拙鸠啼:桑树间的鸟鸣声依然存在,暗示生活的持续与不变。
  3. 十分愁意无人管:诗人心中的忧愁无人关心,反映出一种孤独感。
  4. 红蓼黄芦水满溪:描绘溪水因雨而满,蓼草和芦苇的鲜艳色彩,形成生动的自然画面。

修辞手法

  • 拟人:拙鸠啼声似乎在倾诉诗人的愁苦。
  • 对仗: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情感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雨后宁静的自然景象,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后:象征新生与希望。
  • 拙鸠:代表孤独与忧伤。
  • 红蓼黄芦:生动的自然色彩,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 水满溪:象征内心情感的充盈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是: a) 乌鸦
    b) 拙鸠
    c) 燕子

  2. “十分愁意无人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开心
    b) 孤独和忧愁
    c) 兴奋

  3. 诗中“红蓼黄芦”代表了什么? a) 生命与活力
    b) 冬天的寒冷
    c) 空虚与孤独

答案

  1. b) 拙鸠
  2. b) 孤独和忧愁
  3. a) 生命与活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对,俞桂的《雨后》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兴亡与个人命运的关系。两者均通过自然描写来表达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白杜甫诗词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