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宰相初除司马家,正衙昨日听宣麻。
京都百万人欢喜,争筑新堤十里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宰相刚刚被任命的情景,正好在昨日的政府衙门里听到了宣告。京都的百万人因这一消息而欢喜,争着在十里长的沙滩上筑起新的堤坝。
注释
字词注释:
- 宰相:指国家的最高官员,负责管理政务。
- 初除:刚刚被任命或任职。
- 司马家:指历史上著名的官宦世家,可能暗指某种权势。
- 正衙:指政府的正堂或办公地点。
- 宣麻:宣告重要的文件或消息。
- 京都:指国家的首都,通常是政治和文化中心。
- 欢喜:喜悦,高兴。
- 争筑:争相建造。
- 新堤:新修的堤坝。
- 十里沙:指宽广的沙滩。
典故解析:
“宰相初除”可能隐含了对新任宰相的期待与希望,历史上宰相的更替往往会带来政治风向的变化,是民众关注的焦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岳珂(约1092-1137),字君长,号东轩,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多描写政治、社会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岳珂任职期间写的,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变化与百姓对新任宰相的期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歌鉴赏
此诗简洁明了,展现了新宰相上任带来的喜庆氛围。岳珂通过对“京都百万人欢喜”的描写,展示了民众对政治变革的渴望与期盼,而“争筑新堤十里沙”的意象则象征着人们在新政下的努力与建设精神。诗中的“正衙昨日听宣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官场上任命的正式场合,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庄重与期待。整首诗在用词上虽然简单,却蕴含了深厚的政治寓意,表达了对新政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宰相初除司马家:点明了新宰相的诞生,暗示着政治权力的变动。
- 正衙昨日听宣麻:描述了正式的宣告场景,体现了官场的严肃与正式。
- 京都百万人欢喜:反映了民众对新宰相的高度期待和普遍的喜悦心情。
- 争筑新堤十里沙:形象地说明了民众积极参与建设的热情,象征着希望与繁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宰相初除”和“正衙昨日”形成对仗,使诗句更为整齐。
- 意象:新堤和沙的意象,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新宰相上任后的喜庆场景,传达了民众对政治变革的期待与希望,体现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宰相:权力与责任的象征。
- 京都:国家的中心,象征政治与文化的繁荣。
- 新堤:建设与希望的象征,代表着未来的美好愿景。
- 十里沙: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结合,象征着人们对环境的改造和建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宰相”指的是哪个职位?
- A. 军队指挥官
- B. 国家最高官员
- C. 地方官员
-
“京都百万人欢喜”的意思是什么?
- A. 百万人在争吵
- B. 百万人对新宰相感到高兴
- C. 京都的百万人很失望
-
“争筑新堤十里沙”的意象象征什么?
- A. 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与建设精神
- B. 只是在筑堤
- C. 代表战争的来临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岳珂的“宫词”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但岳珂更侧重于新政带来的希望,而杜甫则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岳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