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船子和尚图 赵蕃 〔宋代〕
纵有丝纶不暇施,痴鱼吞月自惊疑。 旁观莫作风波想,比著人间未是危。
白话文翻译:
即使拥有钓丝也无暇施展,愚笨的鱼儿吞食月亮,自是惊疑不定。 旁观者不要以为这是风波,相比人间,这并不算危险。
注释:
- 丝纶:钓丝,比喻手段或方法。
- 痴鱼吞月:比喻愚昧无知的行为。
- 风波想:指对事物的误解或过分担忧。
- 比著人间:与人间的事物相比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通过对船子和尚图的题咏,表达了对世事超然的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蕃在观赏一幅描绘船子和尚的画作后所作,通过画中的景象,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世事的看法,认为世间的风波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船子和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首句“纵有丝纶不暇施”,意味着即使有手段和方法,也无暇或无意去施展,显示出一种超脱和淡泊。次句“痴鱼吞月自惊疑”,用痴鱼吞月的形象,比喻愚昧无知的行为,同时也暗示了世人对事物的误解和惊疑。后两句“旁观莫作风波想,比著人间未是危”,则是诗人对旁观者的劝诫,不要对世事过分担忧,因为与人间真正的危险相比,这些都算不得什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丝纶不暇施”表达了超脱和淡泊的态度。
- 次句用“痴鱼吞月”形象地比喻了愚昧无知的行为。
- 后两句则是对旁观者的劝诫,不要对世事过分担忧。
-
修辞手法:
- 比喻:“痴鱼吞月”用痴鱼吞月的形象比喻愚昧无知的行为。
- 对比:通过“比著人间未是危”与人间真正的危险进行对比。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认为世间的风波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丝纶:手段或方法的象征。
- 痴鱼吞月:愚昧无知的行为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丝纶”指的是什么? A. 钓丝 B. 绳索 C. 线 D. 网
-
“痴鱼吞月”在诗中比喻什么? A. 愚昧无知的行为 B. 聪明的行为 C. 勇敢的行为 D. 谨慎的行为
-
诗的最后一句“比著人间未是危”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人间的危险很多 B. 人间的危险很少 C. 世间的风波并不值得过分担忧 D. 世间的风波很危险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题西林壁》与赵蕃的《题船子和尚图》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但苏轼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与赵蕃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