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皋亭下翩左韆
去革辶右羽客,缟袂玄裳忆旧游。
推户惘然寻不见,
笛声犹认紫貂裘。
白话文翻译:
在临皋亭下,轻盈地荡着秋千,
向左翘起,向右飘动,仿佛是那神秘的羽客。
我身着白色的衣袍,黑色的长裙,怀念着往日的游玩时光。
推开门,恍惚间寻觅却不见,
笛声依然能辨认出那紫貂裘的温暖。
注释:
字词注释:
- 临皋亭:指一个位于水边的亭子。
- 翩:轻盈地,形容动作轻快。
- 韆:秋千。
- 羽客:仙人或神秘的人物。
- 缟袂:白色的衣袍。
- 玄裳:黑色的长裙。
- 惘然:恍惚、迷惘的样子。
- 笛声:指音乐声。
- 紫貂裘:指紫色的貂皮衣服,象征奢华和温暖。
典故解析:
- 此诗文中提到的“羽客”可能与道教文化中的仙人相联系,象征着超脱与自由。“紫貂裘”则代表着富贵和美好生活,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君谦,号梁溪,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岳珂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诗歌中常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过往的追忆。
创作背景: 《舞鹤四绝》创作于诗人对往昔游玩时光的回忆之际,情感浓烈且细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惋惜。
诗歌鉴赏:
《舞鹤四绝》是一首充满了怀旧情怀的诗作,诗人在亭边秋千上轻轻荡漾,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诗中“临皋亭下”仿佛是一个理想化的场景,静谧而美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随着秋千的轻摇,诗人回忆起往日的游乐时光,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惆怅。
“缟袂玄裳”的描写,既显示了诗人的衣着清雅,也暗示了其身份的高贵与独特。同时,这种衣着的对比使得诗人对过往的美好时光有了更深的怀念。后面的“推户惘然寻不见”传达出一种失落感,似乎这些美好的回忆已经渐行渐远,无法再现。
最后的“笛声犹认紫貂裘”,一种音乐的响起又唤起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忆。笛声如同往昔的影像在心中回荡,尽管现实已无法寻觅,但那份温暖与情感依然鲜活。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成功捕捉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伤与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临皋亭下翩左韆”:在临皋亭下,轻轻摇荡着秋千,描绘出一个宁静的环境。
- “去革辶右羽客”:秋千向左摇去,右侧仿佛有神秘的羽客,营造出一种超脱的氛围。
- “缟袂玄裳忆旧游”:诗人身着白衣黑裙,回忆起往日的游玩时光。
- “推户惘然寻不见”:推开门,但恍惚中却再也寻觅不到那些美好的瞬间。
- “笛声犹认紫貂裘”:笛声依旧响起,能够让人想起那件温暖的紫貂裘,象征着奢华与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千”比作“羽客”,暗示轻盈与飘逸。
- 拟人:笛声被赋予了记忆的能力,能唤起对往昔的回忆。
- 对仗:白袍与黑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失落感的感慨,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优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临皋亭:象征静谧与美好回忆的场所。
- 秋千:代表自由与童趣。
- 缟袂玄裳:象征高贵与优雅的形象。
- 笛声:音乐的象征,能唤起情感与回忆。
- 紫貂裘:奢华与温暖的象征,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临皋亭”是指什么?
A. 山顶
B. 水边的亭子
C. 花园 -
“缟袂”指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A. 黑色
B. 白色
C. 红色 -
诗中提到的“羽客”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仙人或神秘人物
C. 普通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怀念之情,但更侧重于山水的壮丽与诗人的豪情。
- 《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情的思念,情感更加沉重,与《舞鹤四绝》的轻盈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岳珂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