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3:28:16

采桑长干陌,绿叶正毵毵。

远驻青骢马,相遗玳瑁簪。

不愁无语对,归恐误春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子夜吴歌 其一》
采桑长干陌,绿叶正毵毵。
远驻青骢马,相遗玳瑁簪。
不愁无语对,归恐误春蚕。

白话文翻译:

在长干陌上采桑时,绿叶正茂盛。
远处停着青色的骢马,互相赠送玳瑁的发簪。
不怕没有话可说,归去时只怕误了春蚕的时节。

注释:

  • 采桑:采摘桑树的叶子,通常用来喂养蚕。
  • 长干陌:长干是地名,陌指小路。
  • 毵毵:形容叶子繁茂的样子。
  • 青骢马:一种优质的马,毛色青黑。
  • 玳瑁簪:用玳瑁制成的发簪,象征着珍贵与美丽。
  • 春蚕:春天孵化出的蚕,常用作比喻勤劳和生育。

典故解析:

“长干”是古地名,代表着繁盛的乡村生活;“春蚕”则隐喻着辛勤劳作与生命的延续,常见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1590),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风格多元,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子夜吴歌》系列作品源于王世贞对江南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描绘,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俗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田园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与人情结合,展现了江南特有的生活气息。开头两句“采桑长干陌,绿叶正毵毵”,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采桑的场景,绿叶的繁茂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生机。接着“远驻青骢马,相遗玳瑁簪”,描绘了人与马的静谧关系,互赠的玳瑁簪则传递着情感的细腻与温暖。最后两句“不愁无语对,归恐误春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期待,既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春蚕生长周期的担忧,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责任感与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找情感寄托的美好愿景,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采桑长干陌:在田间小路上采摘桑叶,展现了农村的生活场景。
  2. 绿叶正毵毵:绿叶繁茂,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3. 远驻青骢马:远处停着一匹青色的马,增添了生活的动态。
  4. 相遗玳瑁簪:互赠首饰表明情感的交流。
  5. 不愁无语对:即使没有话可说,也不觉得孤独。
  6. 归恐误春蚕:担心回家会误了春蚕的时节,反映出对生活节奏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意象:用“绿叶”“青骢马”“玳瑁簪”等自然与人造意象,增强诗的画面感。
  • 对仗:如“采桑长干陌,绿叶正毵毵”,工整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珍视、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温暖描绘,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叶:象征着生命与繁荣,暗示着辛勤的付出与收获。
  • 青骢马:象征着自由与优雅,表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 玳瑁簪:象征着珍贵的情感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干陌”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地名
    C. 一种动物

  2. “青骢马”在诗中象征:
    A. 劳作
    B. 自由
    C. 忍耐

  3. 诗人担心什么会误了春蚕的生长?
    A. 归家的时间
    B. 自然的变化
    C. 朋友的关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王世贞的《子夜吴歌》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王世贞更侧重于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而李白则更多关注个体的情感与孤独。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审美观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王世贞集》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