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曹尹孚诗集》

时间: 2025-01-11 14:50:42

李杜齐名盖世豪,一千年后属吾曹。

词锋突出匣中剑,气势争如海上涛。

裴迪五言知和寡,陈王八斗仰才高。

是谁推倒蟾宫桂,不向瀛洲走一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杜齐名盖世豪,一千年后属吾曹。
词锋突出匣中剑,气势争如海上涛。
裴迪五言知和寡,陈王八斗仰才高。
是谁推倒蟾宫桂,不向瀛洲走一遭。

白话文翻译:

李白与杜甫齐名,都是盖世的豪杰,千年之后,诗歌的光辉属于我们这一代。
我们的词锋犹如匣中之剑,锋利而突出,气势也如海上的波涛一般壮阔。
裴迪的五言诗知音者少,陈王的才华被人仰慕,能与之比肩的人不多。
究竟是谁推倒了蟾宫的桂树,而不愿向瀛洲去一遭呢?

注释:

  • 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
  • 吾曹:指代自己和同代诗人,表示对当代文人的自信。
  • 匣中剑:比喻诗人的才华与文字,剑在匣中,寓意潜力巨大。
  • 裴迪:裴迪是唐代诗人,以五言诗著称,知音少。
  • 陈王:指陈子昂,八斗之才,才华横溢。
  • 蟾宫桂:指月亮上的桂树,传说中嫦娥所居之地。
  •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的归宿或美好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荣光,清代诗人,以其工整的诗风和豪放的个性闻名。生于动荡的时代,目睹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其诗歌常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借古人之名与今人之才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当代文人的自信与期望,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李白与杜甫的对比,引出对当代文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才华的推崇。开篇提到李杜,立即引起读者的注意,接着“吾曹”一词不仅自谦,更显示出一种自信与骄傲。诗中提及的“词锋突出匣中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才华是潜力无穷的,正待时而发。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裴迪与陈王的才华作为对比,反映出他对当代诗人的期待与鼓励。

最后两句使用了“蟾宫桂”和“瀛洲”的典故,既具有浪漫色彩,又蕴含着对理想的追求,暗示诗人希望能够追寻更高的艺术境界,而不仅仅停留在现有的成就。整首诗在对古人赞美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未来诗歌发展的积极展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李杜齐名盖世豪:李白与杜甫的名声并驾齐驱,都是世间的豪杰。
  2. 一千年后属吾曹:千年之后,诗歌的辉煌将属于我们的这一代。
  3. 词锋突出匣中剑:我们的文采犹如匣中之剑,锋利而出众。
  4. 气势争如海上涛:气势恢宏,犹如海上的波涛般汹涌。
  5. 裴迪五言知和寡:裴迪的五言诗虽然优美,但知音者稀少。
  6. 陈王八斗仰才高:陈王(陈子昂)的才华令人仰慕,八斗之才。
  7. 是谁推倒蟾宫桂:是谁推倒了象征诗歌理想的蟾宫桂树?
  8. 不向瀛洲走一遭:不愿意去理想的仙岛(瀛洲)走一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人的才华比作匣中之剑,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引用“蟾宫桂”和“瀛洲”,增强了诗的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在于对古代诗人李白和杜甫的赞美,同时表现出对当代文人的期待与自信,强调了诗歌的力量与传承,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李杜:象征诗歌的巅峰,代表着文学的辉煌。
  • 匣中剑:象征着潜力和才华,寓意诗人的创作能力。
  • 海上涛:象征着诗歌气势的磅礴与激荡。
  • 蟾宫桂: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具有浪漫的色彩。
  • 瀛洲:象征着理想的归宿和美好的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和杜甫在诗中被称为: A. 盖世豪杰
    B. 一千年后
    C. 瀛洲
    D. 蟾宫桂

  2. 裴迪的诗作特点是: A. 知音者多
    B. 五言诗知和寡
    C. 气势如涛
    D. 八斗之才

  3. 诗中提到的“匣中剑”比喻的是: A. 诗人的才华
    B. 诗歌的历史
    C. 诗人的性格
    D. 文人之间的竞争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与激情,而杜甫则更注重现实与历史的反思。
  • 钱荣光与同代诗人:钱荣光在自信中展现出对古典诗歌的继承与发扬,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更加突出其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杜诗歌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