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野人家有感》
时间: 2025-01-27 03:12: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野人家有感
——陆游
纵辔江皋送夕晖,
谁家井臼映荆扉。
隔篱犬吠窥人过,
满箔蚕饥待叶归。
世态十年看烂熟,
家山万里梦依稀。
躬耕本是英雄事,
老死南阳未必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的意思是:
我骑马在江边送走夕阳,映入眼帘的是谁家井口和臼子。篱笆外,狗在吠叫,窥视路过的人。满屋的蚕在饥饿中等待着桑叶的归来。过去十年间,世态已经看得十分透彻,家乡的山水万里之外,梦中却依然模糊。耕作本是英雄的事,老死在南阳也未必不是一种选择。
注释:
- 纵辔:放松缰绳,表示骑马行走的状态。
- 江皋:江边的岸滩。
- 井臼:井和臼,农村的基本设施,象征乡村生活。
- 隔篱:隔着篱笆。
- 犬吠:狗叫声。
- 满箔:满屋,通常指饲养的蚕。
- 蚕饥:蚕因饥饿而等待桑叶。
- 世态:社会的状况。
- 躬耕:亲自耕作,形容一种质朴的生活方式。
- 南阳:指的是南阳地区,历史上有许多隐士和农民的事迹。
典故解析:
- 南阳:南阳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聚集地,代表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 英雄事:这里提到的"英雄事"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英雄人物,如屈原、陶渊明等,他们的高洁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诗人以游历的方式,表达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野人家有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思考。全诗开头便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江边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细节的描写,如“犬吠”、“蚕饥”,展现了乡村的质朴与真实。诗中不仅有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十年世态变迁的深刻思考。
尤其在“躬耕本是英雄事”一句,诗人将耕作与英雄的事业相提并论,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与对世俗功名的超脱。这种情感在对“老死南阳”的描述中愈发明显,诗人似乎在说,安于田园的生活未必不是一种成功的选择。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象丰富,情感深厚,反映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对理想的坚持,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智慧与超然的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纵辔江皋送夕晖:诗人骑马在江边送走夕阳,意境悠远。
- 谁家井臼映荆扉:在夕阳的映照下,乡村的井和臼显得格外温馨。
- 隔篱犬吠窥人过:篱笆外的狗在吠叫,表现出一种生活的生动气息。
- 满箔蚕饥待叶归:蚕因为饥饿而等待桑叶,象征着对生活的期待。
- 世态十年看烂熟:经过十年的观察,诗人对世事的洞见已然成熟。
- 家山万里梦依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在梦中仍显得模糊。
- 躬耕本是英雄事:耕作是值得尊敬的事业,强调简单生活的崇高。
- 老死南阳未必非:即使在南阳老去,也并非不值得,体现出对生活的洒脱。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犬吠窥人过”与“满箔蚕饥待叶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耕作比作英雄事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变迁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结束,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 井臼:代表着乡村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质朴的农耕文化。
- 犬吠: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气。
- 蚕:象征着勤劳与对生活的期待,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躬耕”指的是什么? A. 诗人
B. 耕作
C. 读书
D. 旅游 -
诗中提到的“世态十年看烂熟”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B. 诗人对世事的洞察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乡村的向往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陆游的《过野人家有感》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更侧重于个人的隐逸理想,而陆游则是在历史变迁中对生活的反思。两者共同体现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 《田园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