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左丞挽歌二首》
时间: 2025-01-11 20:07: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张左丞挽歌二首
作者: 李端 〔唐代〕
素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
鸟来伤贾傅,马立葬滕公。
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
一朝今古隔,唯有月明同。
祸集钩方失,灾生剑忽飞。
无由就日拜,空忆自天归。
门吏看还葬,宫官识赐衣。
东堂哀赠毕,从此故臣稀。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素白的旗帜低垂在寒冷的水面上,清晨的笳声随风而来。鸟儿的到来让贾傅感到伤痛,马匹静静地伫立在滕公的坟前。松柏苍翠矗立在青山之上,城池在白昼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转眼之间,古今已然隔绝,唯有那明月依旧相伴。祸患聚集,钩子失落,灾难降临,剑光闪烁。无奈无法在日中拜祭,只能空自回忆天命归去。门卫看守着墓地,宫中官员识别着赐予的衣物。东堂的哀悼仪式结束后,昔日的故臣已然稀少。
注释:
字词注释:
- 素旆:白色的旗帜,常用来表示哀悼。
- 寒水:寒冷的水,暗示萧索的环境。
- 清笳:清脆的笳声,笳是一种乐器。
- 贾傅:指的是东周时期的贾谊,暗指才华横溢之人。
- 滕公:指滕子京,古代著名的官员,常用于比喻。
- 门吏:守门的官吏。
- 故臣:已故的臣子,指的是与已故者有过密切关系的人。
典故解析:
- 贾傅和滕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贾谊以才华著称,滕子京因其忠诚和能力受到赞誉。他们的提及表达了对才德之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字景山,号青山,生平事迹不详,但诗作以挽歌闻名,风格哀婉动人,常借古人之事以抒己情。
创作背景:
此诗为悼念已故友人张左丞而作,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在唐代,挽歌是常见的诗歌题材,用以表达对故人的追思和悼念。
诗歌鉴赏:
《张左丞挽歌二首》是一首情感深邃的挽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描写,传达出对逝去生命的无尽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篇“素旆低寒水,清笳出晓风”,以冷清的意象营造了哀伤的氛围,白色的旗帜在寒水中低垂,象征着哀悼的心情。接着提到贾傅和滕公,二人皆为历史名人,暗示着对才华和忠诚的惋惜。诗中“松柏青山上,城池白日中”,描绘了青翠的松柏与明亮的城池,形成鲜明对比,既有生机也有死亡的阴影。
后半部分,诗人感叹“无由就日拜,空忆自天归”,表达了对无法亲自祭拜已故友人的遗憾,同时思绪回归到对逝者的深情回忆中。最后提到“东堂哀赠毕,从此故臣稀”,不仅展现了葬礼的结束,也反映出故人的离去使得昔日的交情和陪伴变得稀少,令人心痛。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端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哲思,令人感同身受,深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旆低寒水: 哀悼的白旗低垂在寒冷的水面上,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 清笳出晓风: 清晨的乐声随风而来,暗示着哀悼的仪式开始。
- 鸟来伤贾傅: 鸟儿的到来让人想起贾傅,表达对其的怀念与哀痛。
- 马立葬滕公: 马匹静立于滕公的坟前,象征忠诚与追思。
- 松柏青山上: 松柏象征长青,暗指逝者的精神将永存。
- 城池白日中: 城市在阳光下显得明亮,却掩盖不了内心的哀伤。
- 一朝今古隔: 一朝一夕之间,古今已然隔绝,表现时间的无情。
- 唯有月明同: 唯有明月依旧陪伴,象征着不变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素旆”比喻哀悼,增强情感的渲染。
- 对仗: 诗中使用对仗的手法,如“鸟来伤贾傅,马立葬滕公”,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以自然景物(如松柏、寒水)作为情感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伤。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已故友人的追忆,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死时的无奈与悲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素旆: 代表哀悼与悲伤。
- 寒水: 象征冷清、孤寂的环境。
- 鸟、马: 代表对逝者的追思与怀念。
- 松柏: 象征长青和忠诚,代表逝者的精神永存。
- 月亮: 表示不变的情感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素旆低寒水”中的“素旆”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旗帜
B. 彩色的旗帜
C. 黑色的旗帜 -
诗中提到的“贾傅”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历史名人
C. 一位将军 -
“无由就日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遗憾
C. 喜悦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与惜别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感伤。
诗词对比:
- 李端 vs. 杜甫: 李端的挽歌更为直白和感性,杜甫则常用自然景物来隐喻人间离别的伤感,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端的《张左丞挽歌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