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过长芦泊小港留题龙山古寺》
时间: 2025-01-10 22:37: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轻舟晚过长芦渡,西风吹帆落沙溆。
空桑古市渔家烟,信步闲寻石城去。
石城苦远日苦晚,崎岖半入龙山路。
山回路转翘林处,披开白云见幽寺。
家菊海榴矜晚芳,落华鸣泉足秋思。
野叟耕冢出坏石,虚城埋狐井射鲋。
老僧推门揖我入,古碣荒唐草中觑。
仰天一笑六朝事,过雁书天作文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长芦渡口,迎着西风,帆逐渐落下,船只驶入沙滩的情景。诗人看到空桑古市的渔家冒出的烟,悠闲地走去寻找石城。石城距离遥远,天色渐晚,崎岖的山路半途而入龙山。山回路转时,穿过树林,云雾散开,便看到了幽静的寺庙。家中菊花和海榴花正值晚盛,落花和泉水声引发了诗人的秋思。田间的老翁耕作时从坏掉的石头中走出,虚空的城池中埋藏着狐狸和射鱼的老井。老和尚推门请我进去,古碑在荒草中显得格外苍凉。我仰天一笑,思绪飘回到六朝时期,想象着鸿雁书信传达的文字。
注释
- 轻舟:小船,形容船只轻便。
- 长芦渡:指长芦渡口,是一个水边渡口的地方。
- 西风:指秋天的西风,通常带有萧瑟的感觉。
- 空桑古市:形容周围的环境,古老的市场和桑树的景象。
- 石城:可能是指一个古老的城池,距离较远。
- 龙山:指诗人所游览的山名。
- 老僧:年长的僧人,象征智慧与宁静。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象征着历史的悠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君卿,宋代诗人,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出游时,表现了他对古寺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宁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悟。诗的开头,诗人以“轻舟晚过”引入,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他正与自然融为一体。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象,还流露出内心的情感。对“石城”的描写,既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回望,也暗示了人世的沧桑。最后,诗人仰天一笑,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淡然与超然,显示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写照,更是哲理的深思,表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轻舟晚过长芦渡”:描绘了诗人傍晚乘船经过长芦渡口的情景。
- “西风吹帆落沙溆”:西风吹动帆布,船渐渐靠近沙滩。
- “空桑古市渔家烟”:古老的市场上渔民家的炊烟袅袅升起。
- “信步闲寻石城去”:诗人悠闲地走去寻找石城。
- “石城苦远日苦晚”:石城远离,天色渐晚,给人一种孤独感。
- “崎岖半入龙山路”:行路艰难,已到达龙山的半路。
- “山回路转翘林处”:山路曲折,转弯处林木葱郁。
- “披开白云见幽寺”:云雾散去,寺庙的宁静浮现。
- “家菊海榴矜晚芳”:家中菊花、海榴花正值晚期,盛开之美。
- “落华鸣泉足秋思”:落花与泉水声引起秋天的思绪。
- “野叟耕冢出坏石”:田野中的老翁从旧石旁走出。
- “虚城埋狐井射鲋”:虚空的城池中埋藏着狐狸与射鱼的井。
- “老僧推门揖我入”:老和尚邀请我进入寺庙。
- “古碣荒唐草中觑”:古碑在荒草丛中隐约可见。
- “仰天一笑六朝事”:仰望天空,微笑着回忆六朝往事。
- “过雁书天作文字”:想象鸿雁传书的文字,感慨时间流逝。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意象等手法,如“轻舟”、“西风”展现了诗人心境的悠然与自然的和谐。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哲理与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 轻舟:象征着自由与轻松。
- 古市:象征着人文历史的沉淀。
- 龙山: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高远。
- 幽寺: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归宿。
- 菊花与海榴: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乘船经过哪个渡口?
- A) 长芦渡
- B) 长江
- C) 黄河
-
诗中提到的山名是什么?
- A) 泰山
- B) 龙山
- C) 雁荡山
-
“老僧推门揖我入”中的“老僧”指的是什么?
- A) 一个年轻人
- B) 年长的僧人
- C) 一个普通人
答案:
- A) 长芦渡
- B) 龙山
- B) 年长的僧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金君卿与王维的山水诗,金君卿的作品更侧重于人文情怀,而王维则强调山水的自然之美。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通论》
- 《诗经与汉乐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