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时间: 2025-01-23 16:56: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君作尉向江潭,
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
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
避地衣冠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
思乡望国意难堪。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被任命为江潭的地方官,
吴越的风景烟云我早已熟悉。
旅途上常常伴随着竹影摇曳,
人家的房屋大多依傍山岚而建。
沿着溪水,花木更适合远离尘嚣,
避开繁华的人群,衣着简便的人们尽向南方。
唯有夜晚的猿声在海树间啼叫,
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眷念难以承受。
注释:
- 作尉:担任地方官职,尉指的是地方官。
- 江潭:指江边的水潭,象征地方的宁静与美丽。
- 吴越:指中国东南地区,风景优美。
- 客路:旅途,指在外游历的经历。
- 缘溪:沿着溪水,意指自然美景。
- 夜猿:指夜晚的猿猴,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吴越”是指中国东南的两个古代国家,代表了诗人对美丽故乡的深情怀念。诗中“猿啼”则常常被用来象征思乡之情,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郎士元,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郎士元被任命为江南地区的官员时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新任职务的感慨。
诗歌鉴赏:
《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江南美丽风光的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以“闻君作尉向江潭”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江南水乡气息的场景。接着通过“吴越风烟到自谙”,表现出诗人对江南风光的熟悉与热爱。诗中“客路寻常随竹影”描绘了旅途中的悠闲与宁静,竹影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心情。
而“人家大底傍山岚”则通过对村落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最后的“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浓缩了全诗的情感,夜晚的猿鸣在寂静的海树间回荡,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映衬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君作尉向江潭:听说你被任命为江潭的官员,表达对朋友的祝贺。
- 吴越风烟到自谙:我对吴越的景色早已熟悉,展现诗人对故乡的亲近感。
- 客路寻常随竹影:在旅途中,总是伴随着竹子的影子,表现出闲适的心态。
- 人家大底傍山岚:人家大多依山而建,描绘了江南的自然环境。
- 缘溪花木偏宜远:沿着溪水的花木更适合远离尘嚣,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避地衣冠尽向南:远离繁华的地方,人们的衣着简单,向南方迁移,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的追求。
- 惟有夜猿啼海树:夜晚的猿声在海树间回荡,声音渗透了孤独与寂寞。
- 思乡望国意难堪: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难以承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竹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悠闲。
- 拟人:夜猿啼叫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传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如“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等句子工整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新环境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故乡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潭:象征宁静与美丽的自然环境。
- 竹影:代表自然的清新与闲适。
- 夜猿:象征孤独,暗示内心的思乡情感。
- 山岚: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居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吴越”指的是哪个地区? A. 西北
B. 东南
C. 中原
D. 西南 -
“惟有夜猿啼海树”中的“猿”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思乡
C. 热情
D. 友谊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中,“竹影”给人带来怎样的感觉? A. 寂寞
B. 悠闲
C. 紧张
D.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幽静与哲理。
- 李白《庐山谣》: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及个人的豪情壮志,情感更为奔放与豪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