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时间: 2025-01-11 09:50:01

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虫丝粘户网,鼠迹印床尘。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南史(一作寄李纾)

雨馀深巷静,独酌送残春。
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
虫丝粘户网,鼠迹印床尘。
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

白话文翻译:

在雨后的深巷里静悄悄的,我独自举杯饮酒,送走这残留的春天。
虽然车马经过这里会觉得偏僻,但黄莺和花朵却不嫌弃我的贫困。
虫子的丝线粘在了门窗的网子上,老鼠的踪迹留在了床上的尘土里。
请问山阳的聚会,现在还有几个人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雨馀:雨过之后。
  • 深巷:幽静的小巷。
  • 独酌:独自饮酒。
  • 残春:指春天即将结束。
  • 车马:指人来人往的交通工具。
  • 莺花:指黄莺和花朵,象征春天的美好。
  • 虫丝:虫子的丝线。
  • 鼠迹:老鼠留下的痕迹。
  • 山阳会:指山阳地区的聚会。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山阳会”或指古代的文人雅集,表现了对人才的向往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郎士元,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其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情感,尤其是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末,诗人通过独酌抒发对春天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淡淡的忧伤。诗中背景反映了作者生活的清贫与孤独,以及对友人的寄托和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后静谧的深巷,表现出诗人独自饮酒的情境,蕴含着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开头的“雨馀深巷静”设定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诗人通过“独酌送残春”来表达对春天的珍惜与告别,显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弃贫”,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身处偏僻之地,生活清贫,但自然界的莺鸟与花朵依然存在,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虫丝和鼠迹的描写则增添了生活的细节,展现了环境的真实与质朴。

最后一句“借问山阳会,如今有几人”则引发了对往昔友谊的追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馀深巷静:描绘了雨后小巷的宁静,营造了一种孤独的氛围。
  2. 独酌送残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依依不舍。
  3. 车马虽嫌僻:说明虽然这里偏僻,但自然依旧存在。
  4. 莺花不弃贫:即使生活贫困,春天的美好依然陪伴着他。
  5. 虫丝粘户网:细致描写居所的环境,增添了生活的真实感。
  6. 鼠迹印床尘:进一步突出生活的清贫与孤独。
  7. 借问山阳会:引入对友人聚会的思考。
  8. 如今有几人:感叹时间流逝,友人散去的惆怅。

修辞手法

  • 对比:偏僻的环境与春天的美好形成对比,突显诗人的孤独感。
  • 拟人:莺花的“不弃”表现出自然界的温情。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孤独的饮酒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惜别与对友人的思念,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洗净与清新,暗示着春天的 fleeting nature。
  • 深巷:代表孤独与安静的环境。
  • 莺花: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虫丝与鼠迹:反映了生活的细节与清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馀深巷静”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嘈杂的街道
    B. 宁静的巷道
    C. 繁华的市场

  2.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消极
    B. 豁达
    C. 忧伤

  3. “借问山阳会”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
    B. 友人
    C. 家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九龄》 by 王维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郎士元的《送张南史》与王维的《早春呈水部张九龄》,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而郎士元则体现了对春天的告别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