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时间: 2025-01-26 02:58:53

枉生竟何豫,未云倏已老。

华发飘悴容,若虑栖怀抱。

畴昔少年时,皆以归大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枉生竟何豫,未云倏已老。
华发飘悴容,若虑栖怀抱。
畴昔少年时,皆以归大造。

白话文翻译

这辈子活得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在还没说完的时候,岁月已经悄然老去。白发飞舞,容颜憔悴,仿佛在忧虑是否能找到归宿。回想往昔的少年时光,大家都希望能归于伟大的创造。

注释

  • 枉生:白白地活着,含有对生命的无奈与惋惜。
  • :指的是安乐、顺利的生活。
  • :迅速、忽然的意思。
  • 华发:白发,象征衰老。
  • 飘悴容:形容容颜憔悴、失去光彩。
  • 栖怀抱:指栖息的地方或心灵的寄托。
  • 畴昔:指过去的时间,常用于诗词中回忆往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泰,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抒发人生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为主,常常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社会动乱,诗人以个人的生存状态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理想追求的思索。诗中流露出的忧伤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的“枉生竟何豫”直接抛出对生命的质疑,诗人对活着的意义感到迷茫和无奈。接着,随着时光的流逝,“未云倏已老”,岁月的无情使人感到慨叹,白发的出现不仅是身体的衰老,更是心灵的无奈和困惑。随后,“华发飘悴容”,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感,白发与憔悴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岁月带来的变化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一联“畴昔少年时,皆以归大造”,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理想与追求,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从而引发读者对自身生命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枉生竟何豫”:诗人感叹生命的意义,似乎认为白白活着没有任何乐趣与意义。
  2. “未云倏已老”:形容岁月飞逝,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衰老了。
  3. “华发飘悴容”:白发飞舞,容颜憔悴,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和忧愁。
  4. “若虑栖怀抱”:似乎在担忧自己的归宿和内心的寄托。
  5. “畴昔少年时”:回忆年轻的时光,暗示曾经的理想和追求。
  6. “皆以归大造”:表达了对伟大理想的向往,却又与现实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华发”与“飘悴容”比喻生命的流逝和内心的苦闷。
  • 对仗:诗句之间的平行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开头的质疑句式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切感悟,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理想追求的无奈,揭示了人在时光流逝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反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少年:代表理想与生命的活力。
  • 大造:象征追求的理想与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生命的态度是: A. 乐观
    B. 无奈
    C. 忧伤
    D. 轻松

  2. “华发飘悴容”中的“华发”指的是: A. 年轻
    B. 白发
    C. 头发
    D. 美丽

  3. 诗中表达了对哪个时期的怀念: A. 童年
    B. 青年
    C. 中年
    D. 老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思考,李白通过月光引发思乡情,而范泰则通过衰老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 《登高》:杜甫在艰难的环境中感慨人生,与范泰的忧伤情感相似,但杜甫更加强调家国情怀。

参考资料

  • 《诗经》
  • 《唐诗三百首》
  • 《南北朝诗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