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农家种谷时,种禾不种莠。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
白话文翻译:
在农家种植谷物的时候,他们种植的是禾苗而不是杂草。但为什么禾苗还没有茁壮成长,杂草却先茂盛起来了呢?如果不及时铲除这些杂草,禾苗也无法完全成熟。更何况在雨水充沛的时候,连恩泽也似乎只是匆匆一瞥。
注释:
- 种谷:种植谷物。
- 种禾:种植禾苗。
- 种莠:种植杂草。
- 荣:茁壮成长。
- 茂:茂盛。
- 诛锄:铲除。
- 成就:成熟。
- 雨霈:雨水充沛。
- 沾及恩一溜:恩泽似乎只是匆匆一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种谷吟》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邵雍晚年,当时他隐居在洛阳,对农耕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诗中通过对禾苗和杂草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农耕生活中禾苗和杂草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种禾不种莠”一句,体现了农家的勤劳和智慧,而“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则反映了自然界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最后两句“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则进一步强调了及时行动的重要性,以及恩泽的短暂和珍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农家种谷时,种禾不种莠:开篇点明主题,农家在种植谷物时,选择种植禾苗而不是杂草。
- 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表达了禾苗尚未茁壮成长,杂草却先茂盛起来的无奈。
- 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强调了如果不及时铲除杂草,禾苗也无法完全成熟。
- 又况雨霈时,沾及恩一溜: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充沛时,恩泽的短暂和珍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禾苗和杂草的对比,突出了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
- 拟人:将恩泽拟人化,表达了恩泽的短暂和珍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及时行动的重要性,以及恩泽的短暂和珍贵。通过对农耕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禾苗:象征着勤劳和希望。
- 杂草:象征着阻碍和困难。
- 雨霈:象征着恩泽和机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种禾不种莠”是什么意思? A. 种植禾苗而不是杂草 B. 种植杂草而不是禾苗 C. 种植禾苗和杂草 答案:A
-
诗中“奈何禾未荣,而见莠先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B
-
诗中“莠若不诛锄,禾亦未成就”强调了什么? A. 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B. 恩泽的短暂和珍贵 C. 自然规律的无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观刈麦》(白居易):通过观察农民收割麦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
- 《悯农》(李绅):通过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词对比:
- 《种谷吟》与《观刈麦》:两首诗都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 《种谷吟》与《悯农》:两首诗都关注农民的生活,但《种谷吟》更侧重于对自然规律的思考,而《悯农》则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作品,是研究邵雍诗歌的重要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