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涧桥》

时间: 2025-04-28 14:38:21

危阑压定活流重,谁识钱源绕梵宫。

两涧共归桥底合,万雷莫敌水声雄。

游人移步心还恐,野衲栖禅耳欲聋。

石倚卧梁山月落,白猿一啸五峰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合涧桥
作者:董嗣杲 〔宋代〕

危阑压定活流重,
谁识钱源绕梵宫。
两涧共归桥底合,
万雷莫敌水声雄。
游人移步心还恐,
野衲栖禅耳欲聋。
石倚卧梁山月落,
白猿一啸五峰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合涧桥周围的壮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高高的栏杆压定了奔腾的流水,谁能了解那钱塘江的源头绕着梵宫流淌呢?两条山涧在桥底汇合,水声的雄浑甚至抵不过万雷的轰鸣。游人走动时,心中不免感到恐惧,野外的僧人静静栖息在此,耳中充斥着水声,几乎失去了听觉。石头倚靠着卧梁山,月光渐渐消逝,白猿一声长啸,五峰也因此显得空旷。

注释

  • 危阑:高耸的栏杆,象征着安全感与危险的交织。
  • 活流重:指水流奔腾而重,形容水势之大。
  • 钱源:钱塘江的源头。
  • 梵宫:可能指佛教寺庙,象征宁静与宗教。
  • 两涧:指两条山涧的汇聚,象征自然的和谐。
  • 万雷:形容声势浩大的雷声,与水声形成对比。
  • 野衲:指在野外修行的僧人,强调其宁静的生活。
  • 耳欲聋:形容水声之大,几乎让人失去听觉。
  • 卧梁山:指特定的山体,可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关。
  • 白猿:象征野生动物,增添自然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约1044-1118),字子真,号慎斋,宋代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董嗣杲的作品多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合涧桥》创作于董嗣杲游览合涧桥时,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关系的关注。

诗歌鉴赏

《合涧桥》是一首具有浓厚自然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合涧桥的雄伟与宁静。诗的开头便以“危阑压定活流重”引出,表现了高耸的栏杆纵然能抵挡奔涌的水流,却无法阻挡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感受。接下来的“谁识钱源绕梵宫”,则引入了对水源的探索和对宗教文化的反思。

在“万雷莫敌水声雄”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水声的宏伟,传达出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渺小。游人移步时的恐惧,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有敬畏也带有一丝脆弱。在“白猿一啸五峰空”结尾,诗人以白猿的啸声结束,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感,仿佛在呼应自然的空旷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的微不足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危阑压定活流重
    描绘了高高的栏杆,给人一种安全感,同时也暗示水流的巨大力量。

  2. 谁识钱源绕梵宫
    诗人对水源的探索,表达了对自然与宗教的思考。

  3. 两涧共归桥底合
    描绘了两条山涧的汇聚,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4. 万雷莫敌水声雄
    强调水声的雄伟,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5. 游人移步心还恐
    游人面对自然的庞大与神秘,产生了敬畏之情。

  6. 野衲栖禅耳欲聋
    形容僧人在宁静环境中的生活,耳中充满水声,反映出对声音的沉浸。

  7. 石倚卧梁山月落
    描绘了夜晚的静谧,石头、山和月的结合,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8. 白猿一啸五峰空
    最后以猿的啸声结束,传达出一种空灵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游人移步心还恐,野衲栖禅耳欲聋”形成对比,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水声与万雷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意象:如“白猿”象征自然的自由和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探讨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危阑:象征安全与危险的边界。
  • 活流: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力量。
  • 梵宫:代表宗教与内心的宁静。
  • 水声:象征自然的声音,代表力量和美。
  • 白猿:象征自然的自由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合涧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董嗣杲
    D. 苏轼

  2. “万雷莫敌水声雄”中,水声与什么进行对比? A. 风声
    B. 雷声
    C. 雨声
    D. 人声

  3. 诗中提到的“野衲”指的是什么? A. 游人
    B. 僧人
    C. 商人
    D. 渔夫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的作品,描绘自然与隐居生活的诗。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作品,表现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合涧桥》与《望庐山瀑布》: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但《合涧桥》更多地反映了对自然的思考与人类的渺小,《望庐山瀑布》则是对自然美的直接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