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不寐》
时间: 2025-01-26 04:10: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宵柝迢迢警睡魔,静思甘分老林坡。忍胞只有嵇康懒,扣角曾无甯戚歌。不起妄心思世事,只将閒意养天和。时人休说长生术,学才长生事转多。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远处传来更夫的敲梆声,提醒我不要被睡意所困。我愿意在这宁静的山林中老去。我只有像嵇康那样懒散,不再像甯戚那样敲角唱歌。不再妄想世事,只用闲适的心情来调养身心。世人不要谈论长生不老的方法,学问越多,事情反而越多。
注释:
- 宵柝:夜晚更夫敲的梆子声。
- 警睡魔:提醒自己不要被睡意所困。
- 甘分:心甘情愿。
- 老林坡:指在山林中老去。
- 忍胞:忍受,这里指懒散。
- 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以懒散著称。
- 扣角:敲击牛角,古代一种乐器。
- 甯戚: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传说他敲角唱歌。
- 妄心:不切实际的念头。
- 閒意:闲适的心情。
- 天和:指身心和谐。
- 长生术:长生不老的方法。
诗词背景:
作者姜特立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在宋代,文人多有隐逸山林的理想,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身心的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宵柝迢迢警睡魔”一句,通过夜晚更夫的梆子声,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睡眠的抗拒,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和警觉。“静思甘分老林坡”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愿意在山林中度过余生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嵇康的懒散和甯戚的积极,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学问和长生术的淡漠。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诗词解析:
- 宵柝迢迢警睡魔:通过夜晚更夫的梆子声,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睡眠的抗拒,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和警觉。
- 静思甘分老林坡:表达了作者愿意在山林中度过余生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忍胞只有嵇康懒:通过对比嵇康的懒散,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 扣角曾无甯戚歌:通过对比甯戚的积极,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懒散和超然。
- 不起妄心思世事: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不切实际念头的摒弃。
- 只将閒意养天和:强调了作者追求身心和谐的愿望。
- 时人休说长生术,学才长生事转多: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长生术的淡漠,认为学问越多,事情反而越多。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嵇康的懒散和甯戚的积极,强调了作者的懒散和超然。
- 象征:夜晚更夫的梆子声象征着夜晚的宁静和作者内心的不安。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达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通过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诗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学问和长生术的淡漠态度。
意象分析:
- 宵柝:象征夜晚的宁静和作者内心的不安。
- 老林坡:象征自然和宁静的生活。
- 嵇康懒:象征懒散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 甯戚歌:象征积极和世俗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宵柝”指的是什么? A. 夜晚更夫敲的梆子声 B. 夜晚的钟声 C. 夜晚的鼓声
-
作者愿意在什么地方度过余生? A. 山林中 B. 城市中 C. 海边
-
诗中的“嵇康懒”象征什么? A. 懒散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B. 积极和世俗的生活态度 C. 勤奋和务实的生活态度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姜特立的《冬夜不寐》: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的诗更加注重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而姜特立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内心世界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姜特立的《冬夜不寐》,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以及姜特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