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时间: 2025-01-11 05:57: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
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
远思渺难收。徙倚栏杆久,
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
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
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
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
杜若满芳洲。
白话文翻译:
湖海上的游客已经疲惫,江汉水面上有归家的小船。
西风吹来,带我今夜来到岳阳楼。
夕阳沉落,云气缭绕在君山,春天的气息已经飘至沅湘,
远方的思绪难以收拾。我在栏杆边徘徊已久,
皎洁的月亮挂在窗帘的钩子上。
雄伟的三楚大地,吞吐着七泽湖泊,
狭窄的地势连接着九州。人间美景,哪里还有比这楼头更好的地方呢?
想要凭吊沈君,却无处可去,只有渔夫和樵夫,
诉说着此刻的离愁别绪。回首呼唤虞舜,
杜若花开满芳洲。
注释:
字词注释:
- 倦:疲倦,厌倦。
- 归舟:归家的船。
- 西风:指西方的风,常象征秋天。
- 缺月:缺角的月亮。
- 雄三楚:指三楚地区的广大。
- 七泽:指长江流域的七个湖泊。
- 隘:狭窄。
- 渔儿樵子:指渔民和樵夫,象征自然生活。
典故解析:
- 沈君:沈约,南朝文学家,代表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 虞舜:中国古代贤明的君主,代表理想的统治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宋代词人,擅长词曲创作,其作品往往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岳阳楼,表达了诗人对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游览岳阳楼时,感受到湖海的辽阔与归乡的渴望。诗的开头便以“倦”字引入,表现出游子在外的疲惫与想归的心情,紧接着描绘了江汉的归舟,象征着归乡的希望与安宁。西风千里送行,令人感受到一种孤寂的美,似乎在诉说着离愁。
随后,诗人描绘了日落与春天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循环。缺月与栏杆的意象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诗人通过对三楚、七泽的描写,表达了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并以“人间好处”来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美好。
诗的最后,渔儿樵子与虞舜的呼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传递出一种淡淡的离愁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的深刻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海倦游客:指在湖海之间的旅人,感到疲惫。
- 江汉有归舟:江汉平原上,有归去的小船,象征归乡的希望。
- 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西风送来千里远,带着诗人来到岳阳楼。
- 日落君山云气:夕阳落下,君山上云雾缭绕。
- 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春天来到了沅江、湘水,草木欣欣向荣,但远方的思绪却难以把握。
- 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在栏杆上徘徊已久,缺月悬挂在窗帘的钩子上。
- 雄三楚,吞七泽:三楚大地广袤无边,七泽湖泊如吞纳般广阔。
- 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世间美好的地方,哪里能比这岳阳楼呢?
- 欲吊沈累无所:想要凭吊沈约,却无处可去。
- 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只有渔夫与樵夫,共同诉说着离愁。
- 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回首呼唤理想的君主虞舜,杜若花开满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海比作游子的疲惫。
- 拟人:西风仿佛在送行,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形成对称的句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游子的离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寄托了对理想人生的渴望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海:象征辽阔的境界与游子的孤独。
- 归舟:象征归乡的希望与温暖。
- 缺月:象征缺憾与思念。
- 杜若:代表美丽的自然与人文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夏天
-
“缺月挂帘钩”中的“缺月”指什么?
- A. 满月
- B. 明亮的月亮
- C. 皎洁的月亮
- D. 不完整的月亮
-
诗人想要凭吊的人物是谁?
- A. 孟子
- B. 沈约
- C. 虞舜
- D. 屈原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范仲淹):同样表达了对岳阳的赞美及历史的思考。
- 《登高》(杜甫):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感悟的深刻。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孝祥的《水调歌头》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二者都描绘了岳阳的自然美,但张孝祥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范仲淹则强调历史的厚重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