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时间: 2025-01-27 03:35: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关山月
作者:陆游 〔宋代〕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白话文翻译:
在和戎的诏令下已经过去了十五年,边关将军却没有打过一仗,只是空守边疆。
富贵人家沉浸在歌舞声中,马厩里的马都已经肥死,弓弦也断了。
戍楼上的号角催促着月光渐渐西沉,三十年从军如今已满头白发。
谁能理解笛声中壮士的心情,沙头上唯有空照着征战者的骸骨。
中原的战争古来就有,难道会让敌人传宗接代?
遗留下来的百姓忍受着死亡的威胁,今夜又有多少泪痕留下?
注释:
- 和戎:和睦与外族的关系,指与敌对势力的和解。
- 朱门:指富贵人家,通常是指那些享乐安逸的人。
- 刁斗:古代的号角,负责报时或传递消息。
- 征人骨:指为国征战而死的士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成就卓著,尤其以诗词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关山月》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不安,陆游深感国家沦陷的痛苦,故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恢复国家的渴望和对士兵辛苦的同情。
诗歌鉴赏:
《关山月》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诗作,陆游通过描绘边疆的冷清与将士的辛苦,反映了当时南宋国人对国家命运的焦虑与不安。诗中“将军不战空临边”的描写,表现了对军事将领的无奈与失望,现实中的和平并非是安宁,而是对战斗的渴望与对荣耀的追求的压抑。接着“朱门沉沉按歌舞”一联,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奢靡与无知,富贵人家沉迷于享乐,完全无视战士们的牺牲与苦痛。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士兵的辛劳,三十年的戎马生涯换来的却是满头白发,令人感叹。最终在“几处今宵垂泪痕”中,陆游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表现了对祖国未来的深切期望与无奈,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和戎诏下十五年:意指在和睦的诏令下已过去十五年,暗示和平的表象下,实际上却是对战争的渴望。
- 将军不战空临边:将军在边境却没有作战,表现出对军人职责的失落感。
- 朱门沉沉按歌舞:富贵人家专注于享乐,完全对外界的战争漠不关心。
- 厩马肥死弓断弦:士兵的装备失修,战斗的准备状态已经丧失。
- 戍楼刁斗催落月:戍楼的号角声催促着时间流逝,感受到士兵的孤独与无奈。
- 三十从军今白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换来的是满头白发,时间的流逝让人心痛。
- 笛里谁知壮士心:笛声中无人理解士兵的苦衷,表现出士兵的孤独与无助。
- 沙头空照征人骨:沙滩上只有征战者的骨骸,暗示战争的残酷。
- 中原干戈古亦闻:中原的战乱历史悠久,暗指对抗外敌的必要性。
- 岂有逆胡传子孙:质疑敌人是否会让自己的后代延续下去,表达民族危机感。
- 遗民忍死望恢复:遗留下来的百姓忍受着死亡的威胁,仍然渴望恢复国家。
- 几处今宵垂泪痕:今夜又有多少人因为国家的命运而流泪。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将军不战”和“朱门沉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沙头空照征人骨”,用“空照”比喻战争的惨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士兵牺牲的同情,以及对恢复国家的渴望,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朱门:象征富贵人家的奢华与对战争的无知。
- 骨:象征牺牲的士兵,体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将军不战空临边”中的“将军”指的是: A. 士兵
B. 边防将领
C. 富贵人家 -
“几处今宵垂泪痕”表达了哪种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无聊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描绘了战乱中的凄凉情景,与陆游的《关山月》形成了呼应。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