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时间: 2025-01-22 01:41:45

初日光殊薄,晴梢露正浓。

真珠妆未稳,更著柳边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初日光殊薄,晴梢露正浓。
真珠妆未稳,更著柳边风。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阳光微弱,树梢上的露珠显得格外浓厚。
海棠花上的珠妆还未完全稳定,又被春风轻轻吹拂。

注释:

  • 初日: 早晨的太阳。
  • 光殊薄: 光线非常微弱。
  • 晴梢: 晴朗的树梢。
  • 露正浓: 露水显得特别浓厚。
  • 真珠妆: 比喻花朵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形容清晨花瓣上的露水。
  • 未稳: 还没有完全定型或凝固。
  • 更著: 又被(风)吹拂。
  • 柳边风: 柳树旁的春风。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海棠”作为一种花卉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美丽和柔弱,常见于描写春天的诗作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其清新明快的诗风和独特的自然观察著称。其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生活琐事,展现了其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二月十四日,正值春天,海棠花盛开,诗人起床后,欣赏窗外的花朵,感受到春天清晨的宁静与美好。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这首《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以极为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海棠花。诗的开头“初日光殊薄”描绘了一个明媚而又略显柔和的早晨,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给予人一种温暖而不刺眼的感觉。接下来的“晴梢露正浓”,则巧妙地通过对露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湿润的氛围。

“真珠妆未稳”,用海棠花上的露珠比作珍珠,传达出一种美丽而脆弱的感觉,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娇嫩。而“更著柳边风”则进一步渲染了春风的轻柔,似乎在轻抚着花瓣,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整首诗在意象上采用了“海棠”、“露珠”、“柳风”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日光殊薄: 早晨的阳光显得非常微弱,暗示了清晨的宁静与柔和。
  2. 晴梢露正浓: 树梢上的露水特别浓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3. 真珠妆未稳: 海棠花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闪亮,但还不够稳定,象征着春天的脆弱与美丽。
  4. 更著柳边风: 春风轻拂过柳树边,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动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真珠妆”将露珠比作珍珠,形象地表现了露珠的晶莹剔透。
  • 拟人: 通过描述风的轻柔,赋予自然元素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 诗中“初日光殊薄”与“晴梢露正浓”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清晨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传达了一种清新、柔美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 象征美丽与柔弱,代表春天的生机。
  • 露珠: 象征洁净与清新,代表春天的清晨。
  • 柳风: 象征温暖与轻柔,代表春天的柔和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初日光殊薄”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 A. 晚上
    • B. 早晨
    • C. 中午
    • D. 黄昏
  2. 填空题: 诗中将海棠花上的露珠比作___

  3. 判断题: “更著柳边风”意指春风轻拂柳树。 (对/错)

答案:

  1. B
  2. 真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 同样描绘自然的美,但更强调孤独感与对自然的哲思,与杨万里更为细腻的描写形成对比。
  • 杜甫的《春望》: 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感伤,显示了杜甫与杨万里在情感基调上的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杨万里传记及其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