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兔谣二首》
时间: 2025-01-27 04:08: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穷兔谣二首
司马光 〔宋代〕
兔营三窟定何在,棘间堑底高邱巅。
却行百步方跃入,示免余踪留雪四。
少年何为无恻隐,解鹰纵犬薰以烟。
人言兔狡非兔狡,窘急偷生真可怜。
白话文翻译
兔子藏身的三处窟穴究竟在哪里呢?
是藏在荆棘丛中,还是在高高的丘陵顶上?
兔子逃跑时,走了百步才跳入洞中,
这留下的踪迹在白雪上显得尤为明显。
年轻人为何如此缺乏怜悯之心,
以鹰和狗来追赶它们,散发出浓烟?
人们说兔子狡猾,其实兔子并不狡猾,
它们被逼得无奈而偷生,真是令人怜悯。
注释
- 兔营:兔子的栖息地或藏身之所。
- 窟:洞穴。
- 棘间堑底:荆棘之间的深沟。
- 高邱巅:高丘的顶端。
- 却行百步:兔子在逃跑时走了百步。
- 余踪留雪四:留下的踪迹在四方雪地上显现。
- 恻隐:怜悯、同情。
- 解鹰纵犬:放出鹰和狗来追捕兔子。
- 薰以烟:用烟熏来赶兔子。
- 窘急偷生:在困境中不得不偷生。
典故解析
- 兔子藏身的方式:古人常用兔子来比喻聪明和机智,但诗中却表示兔子在困境中无奈的生存状态,反映了人类对弱小生物的无情追逐。这种情景在古代文学中常见,意在引发对弱者命运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及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司马光的诗词风格严谨,常常蕴含深刻的道理和情感。
-
创作背景: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生存压力加大的时期,诗中通过兔子的遭遇反映了人们的生存困境与对弱者的冷漠态度。
诗歌鉴赏
《穷兔谣二首》以兔子为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弱者在追逐与生存中的痛苦与无奈。首联以“兔营三窟定何在”开篇,设问引人思考,表现出对兔子生存环境的关心,暗指社会对弱者的忽视。接着,通过对兔子逃亡过程的细致描写,将兔子在高丘和荆棘间的挣扎生动呈现。尤其是“却行百步方跃入,示免余踪留雪四”两句,强调了兔子在逃避追捕时的艰难与无奈。而“少年何为无恻隐”则将矛头指向人类,质问他们为何对弱小生命缺乏同情心。整首诗通过兔子之苦,折射出人类社会对弱者的冷漠与无情,激起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兔营三窟定何在:询问兔子藏身之处,暗示对其生存环境的关心。
- 棘间堑底高邱巅:描述兔子可能的藏身地,呈现出环境的复杂与险恶。
- 却行百步方跃入:兔子在逃跑,体现出它的无奈与恐惧。
- 示免余踪留雪四:兔子留下的踪迹在雪地上显现,象征着无处可逃的境地。
- 少年何为无恻隐:质问年轻人为何无情,反映社会对弱者的漠视。
- 解鹰纵犬薰以烟:描绘追捕兔子的场景,展现人类对动物的残忍。
- 人言兔狡非兔狡:指出兔子并非狡猾,而是被逼无奈。
- 窘急偷生真可怜:最后总结,兔子的处境令人同情,反映出生命的脆弱。
-
修辞手法:
- 比喻:兔子象征弱者,揭示了人类社会对弱者的态度。
- 拟人:兔子的逃跑和挣扎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 对仗:诗句在结构上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兔子的遭遇,传达了对弱小生命的同情与对社会冷漠的批判,呼唤人们对生命的珍视与怜悯。
意象分析
- 兔子:象征弱者、无辜者,在困境中挣扎求存。
- 雪:象征无情的环境,表明兔子逃跑的艰难。
- 鹰与狗:象征人类的追逐与压迫,体现出对生命的威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兔子的栖息地可能在哪里?
A. 荆棘丛中
B. 水底
C. 山洞
D. 树上 -
诗人用哪种方式来表达对兔子的同情?
A. 直接指责人类
B. 描述兔子的逃跑
C. 讲述兔子的历史
D. 写兔子的美丽 -
诗中强调兔子的无奈与挣扎,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A. 动物保护
B. 人类对弱者的冷漠
C. 战争带来的伤害
D. 自然环境的变化
-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小兔子乖乖》:同样以兔子为题材,表达对动物的关爱。
-
诗词对比:
- 比较与《夜泊牛渚怀古》中的孤独感,探讨诗人如何通过动物与自然的描写反映人类的情感与社会现象。
参考资料
- 《司马光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