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身喜午睡,睡起日犹早。
茂竹青入檐,幽花红出草。
苔钱亦满砌,护惜不忍扫。
宦情本自疏,此地可忘老。
白话文翻译:
我喜欢在闲暇时小睡一会儿,醒来时太阳似乎还早。
翠绿的竹子映入屋檐,幽静的花儿在草丛中绽放。
满地的青苔如钱般点缀,我心疼得不忍去扫掉它。
身处官场的情感本就疏离,这里让我可以忘却年老。
注释:
- 闲身:闲暇的身体,形容无事可做。
- 午睡:指中午的短暂睡眠。
- 日犹早:太阳还早,形容时间尚早,意指不久前才醒。
- 茂竹:繁茂的竹子,象征生命力。
- 幽花:幽静的小花,暗示宁静的环境。
- 苔钱:青苔,因其形状和颜色像钱而得名。
- 宦情:指官场的情感,通常较为疏远。
- 可忘老:能让人忘记衰老,渴望逃避世俗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风格豪放而婉约,常以爱国情怀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陆游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睡起》作于陆游晚年,他在官场失意,隐居于山水之间,渴望逃避世俗的纷扰。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他体验到了闲适和自由,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官场生活的释然。
诗歌鉴赏:
陆游的《睡起》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纷扰的厌倦。开篇“闲身喜午睡”,将读者带入一种悠闲的氛围,诗人通过午睡的描写,传达出对日常生活中小确幸的珍视。接着,诗人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象,茂竹和幽花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的美好,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
“苔钱亦满砌,护惜不忍扫”,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细微事物的珍视,青苔的存在不仅增添了生动的景致,更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态度,强调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宦情本自疏,此地可忘老”,诗人坦然面对官场的疏离,选择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忘却衰老和烦恼,表达出一种超脱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淡然,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闲身喜午睡:表达了诗人闲暇时的喜好。
- 睡起日犹早:说明他醒来时太阳还不高,暗示时间的流逝。
- 茂竹青入檐:描绘自然景象,竹子翠绿生机勃勃。
- 幽花红出草:花儿在草丛中绽放,展示了生命的活力。
- 苔钱亦满砌:青苔铺满地面,象征岁月的流逝与静谧。
- 护惜不忍扫:诗人对自然的珍惜,生动展现他的内心情感。
- 宦情本自疏:揭示了诗人对官场情感的疏远。
- 此地可忘老:表达了在此地可以忘却岁月的无奈,享受生活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苔钱”比喻青苔,增添趣味。
- 拟人:自然景物似乎带有人情,增添诗意。
- 对仗:如“茂竹青入檐,幽花红出草”,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逃避官场纷扰,内心渴望自然与自由,展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坚韧和生机,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向往。
- 花:艳丽而幽静,象征生活的美好和脆弱。
- 苔: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沉静,反映诗人对岁月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喜欢在什么时间小睡? A. 早晨
B. 中午
C. 晚上 -
“苔钱亦满砌”中的“苔”指的是什么? A. 青苔
B. 草
C. 花 -
诗中的“宦情本自疏”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官场的眷恋
B. 官场的疏离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个人内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比较陆游与王维的作品,二者都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但陆游更为关注官场的疏离感,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静谧与诗意。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