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用方外语示客》

时间: 2025-01-27 03:54:00

红粟青钱一扫空,笊篱行卖学庞翁。

身居本地风光里,愁掷它方世界中。

剩欲剧谈明不二,谁能太息赏无同?

踞床一喝君闻否?

三日犹应觉耳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粟青钱一扫空,笊篱行卖学庞翁。
身居本地风光里,愁掷它方世界中。
剩欲剧谈明不二,谁能太息赏无同?
踞床一喝君闻否?三日犹应觉耳聋。

白话文翻译:

红粟与青钱一扫而空,像个笊篱一样,行卖学问的庞翁。
身处这美好的故乡,心里却愁苦地想着远方的世界。
只想和你畅谈那“明不二”的道理,谁又能叹息这赏玩的不同呢?
我坐在床上大声叫你,你听到了吗?三天后你还会觉得耳朵聋吗?

注释:

  • 红粟:指一种红色的谷物,象征丰收。
  • 青钱:青色的钱币,象征财富。
  • 笊篱:一种用竹子编制的器具,常用于筛选。
  • 学庞翁:指的是卖学问的庞翁,可能是对某位学者或老师的称呼。
  • 明不二:指的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事物的本质统一。
  • 踞床:坐在床上。

典故解析:

“明不二”可以追溯到佛教哲学,强调事物的本质统一,与表面的纷繁复杂形成对比。诗中提到的庞翁可能指代某位以学问著称的历史人物,反映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以豪放激昂著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陆游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诗歌鉴赏:

陆游的《戏用方外语示客》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知识的渴求。诗的开头以“红粟青钱一扫空”引入,既有对物质财富的反思,也暗示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接着,诗人将自己的身世与故乡的美景相对比,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愁苦,虽身在风光之地,却心系远方。

“剩欲剧谈明不二”一句道出了诗人对哲理的追求,然而却又感叹能够真正理解和欣赏这一道理的人寥寥无几。此时的陆游似乎在呼唤朋友的倾听与共鸣,展现了他渴望交流与理解的心情。

最后一句“踞床一喝君闻否?”则是转折的高峰,诗人通过大声呼喊,试图打破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一种无奈的自嘲与幽默。整体上,诗作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知识的渴望,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粟青钱一扫空”——用红粟和青钱比喻财富的流失。
  2. “笊篱行卖学庞翁”——用笊篱比喻那些贩卖学问的知识分子。
  3. “身居本地风光里”——虽然身处美好的环境。
  4. “愁掷它方世界中”——却心中忧虑远方的世界。
  5. “剩欲剧谈明不二”——期望与人畅谈深奥的道理。
  6. “谁能太息赏无同”——感叹能理解此道理的人少之又少。
  7. “踞床一喝君闻否”——坐在床上大声呼喊,呼唤朋友。
  8. “三日犹应觉耳聋”——三天后仍然觉得耳朵聋,表达对孤独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知识与财富比作红粟与青钱,体现它们的珍贵。
  • 对仗:前后句中意象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 红粟:象征富饶与丰收,也可以看作对物质世界的反思。
  • 青钱:代表财富与经济生活的现实。
  • 笊篱:象征选择与过滤,暗示对知识的追求。
  • 明不二:体现了哲学上的思考与对事物本质的探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粟”象征什么?

    • A. 知识
    • B. 财富
    • C. 友情
  2. “明不二”这一概念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对物质的追求
    • B. 对哲理的探讨
    • C. 对人生的迷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社会的关注与对生活的思考。杜甫的诗多表现了国家动荡带来的个人悲剧,而陆游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与人生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