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拟古)》

时间: 2025-01-27 03:36:21

百尺游丝当绣户。

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

拾翠归来芳草路。

避人蝴蝶双飞去。

因脸羞眉无意绪。

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

消息未来池阁暮。

濛濛一饷梨花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尺游丝当绣户。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拾翠归来芳草路。避人蝴蝶双飞去。因脸羞眉无意绪。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消息未来池阁暮。濛濛一饷梨花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情景,游丝在绣窗前轻轻摇曳,并未系住春日的阳光,只留下惆怅的闲愁。捡拾翠绿的草色归来,在芳草铺就的小路上,看到避开人群的蝴蝶双双飞去。因脸上因羞怯而眉目无神,陌生的行人,你是否还记得清明的日子?消息未到,已是池阁的黄昏,朦朦胧胧的梨花雨洒下。

注释:

  • 游丝:指在春天轻柔摇曳的丝线,寓意春天的轻盈和柔美。
  • 绣户:绣花的门窗,象征着美好和精致的生活。
  • 闲愁:无所事事的忧愁,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情绪。
  • 拾翠:拾取翠绿的草色,充满春天的气息。
  • 清明:指清明节,是春季的一个节日,怀念逝去的亲人。
  • 梨花雨:梨花盛开时,细雨如丝,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浓厚的时代。他以清丽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间情感,作品多有抒情性,受到后世的喜爱。

创作背景:

《蝶恋花》是李弥逊在春天的某个时刻创作的,反映了他对春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创作时的社会环境,文人雅士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内心的闲愁与情感。开篇“百尺游丝当绣户”,通过游丝的轻柔摇曳,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则转向了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惆怅与思索。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拾翠归来的描写,生动地呈现出春天的气息,而蝴蝶的双飞则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微妙与变化,似乎在暗示着作者对爱情的期待与无奈。

“因脸羞眉无意绪”,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面对情感时的羞怯与无措。接下来的“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不仅是对他人的提问,也是对自己情感的追问,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广度。最后以“濛濛一饷梨花雨”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意境,既有春雨的细腻,也有对生命的感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全诗的结构与情感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展示了其深刻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尺游丝当绣户:游丝轻柔地摇曳在窗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2. 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春日的阳光未被系住,反而留下了难以放下的惆怅。
  3. 拾翠归来芳草路:诗人踏上芳草路,拾取春天的美好,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4. 避人蝴蝶双飞去:蝴蝶飞舞,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脆弱。
  5. 因脸羞眉无意绪:因羞怯而显得无神,表现出对情感的复杂心态。
  6. 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对路人的提问,暗含对过往的追忆。
  7. 消息未来池阁暮:暗示着期待的消息未到,黄昏时分的寂寞感。
  8. 濛濛一饷梨花雨:梨花雨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新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游丝与春光的比喻,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蝴蝶的双飞,赋予了生命的情感。
  • 对仗:如“避人蝴蝶双飞去”与“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惆怅展开,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对爱情的期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丝:象征着轻盈与自由。
  • 蝴蝶:象征着爱情与美好。
  • 梨花雨:象征着细腻与朦胧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游丝”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寒冷

  2. “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是在问谁? A. 朋友
    B. 自己
    C. 陌生人
    D. 亲人

  3. “濛濛一饷梨花雨”中的“梨花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伤感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比较李弥逊的《蝶恋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思考,但李弥逊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关注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