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东山海棠)》
时间: 2025-02-04 16:17: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东山海棠)
作者: 李弥逊〔宋代〕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可怜新绿遍残枝。不见香腮和粉晕燕脂。去年携手听金缕。正是花飞处。老来先自不禁愁。这样愁来欺老几时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海棠花盛开后的情景,感叹时光流逝,花开花落,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忧愁。诗人怀念去年与爱人一起赏花的美好时光,现在却只能独自面对满树的新绿与残枝,感到无尽的惆怅与愁苦,似乎这种愁苦将伴随自己直到老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海棠:指海棠花,常用于抒发情感。
- 金缕:指一种古代的乐曲,可能是指与爱人一起听曲的美好回忆。
- 香腮与粉晕:形容女子的美艳,暗喻昔日情人的美丽。
典故解析:
- 此诗虽无明确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具有普遍的情感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细腻。
创作背景: 创作于春季,诗人目睹海棠花盛开,触景生情,联想到过去的美好时光与现在的孤独,因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虞美人(东山海棠)》是一首富有浓厚情感的诗,李弥逊通过描绘春天海棠花的盛开,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海棠开后春谁主”,引出春天的美景,但随之而来的“日日催花雨”,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诗中“可怜新绿遍残枝”,展现了新生命的生机与旧枝的凋零,形成鲜明的对比。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去年与爱人共赏花的情景,情感愈加深切。最后,诗人感慨“老来先自不禁愁”,说明岁月的无情让人愁苦不已,强调了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以海棠花为引子,融入个人情感,语言简练而深刻,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厚的情感。诗人在自然的描绘中,折射出内心的愁苦,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棠开后春谁主:春天来临,海棠花盛开,但春天的主宰是谁呢?引发对春天变化的思考。
- 日日催花雨:每天都有雨水催促花朵的盛开,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可怜新绿遍残枝:新绿的生命覆盖了残留的枝条,形成一种对比,表现生命的更替。
- 不见香腮和粉晕燕脂:对昔日爱人的美丽怀念,表达了对过去的依恋。
- 去年携手听金缕:回忆去年与爱人一起听乐曲的情景,渲染出温馨的回忆。
- 正是花飞处:花瓣飘落的场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时光的逝去。
- 老来先自不禁愁:年纪渐长,愁苦自然而然涌上心头。
- 这样愁来欺老几时休:这种愁苦何时才能停止,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忧伤。
修辞手法:
- 对偶:如“香腮和粉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时间和春天赋予了生命,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美丽与短暂。
- 新绿:代表生机与希望。
- 残枝:暗示失去与衰老。
- 花雨: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日日催花雨”表达了什么含义? A. 花开得很快
B. 时间在流逝
C. 春天很美 -
诗人怀念去年与爱人一起的活动是什么? A. 聆听金缕
B. 赏花
C. 旅行 -
“可怜新绿遍残枝”中的“可怜”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A. 表达对新生的赞美
B. 表达对旧枝的惋惜
C. 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情感。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春天的感慨与时光的流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 vs. 李弥逊的《虞美人》: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但李白的诗更多的是自我陶醉,而李弥逊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精选》
- 《古典诗词解读》
- 《李弥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