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和王常令双莲堂)》
时间: 2025-01-25 05:19: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和王常令双莲堂)
王之道 〔宋代〕
翠盖千重,青钱万叠,雨余绿涨银塘。
藕花无数,高下斗芬芳。
浑似华清赐浴,温泉滑洗出真香。
何妨更,合欢连理,高压万芝祥。
风流,贤太守,当年奏瑞,盛事名堂。
好是琉璃池上,一片宫妆。
况有薰风解愠,流霞泛丝竹成行。
依莲暇,联珠唱玉,应不愧金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满庭的碧绿和鲜花盛开,雨后水面更加明亮,莲花争相开放,散发着香气。仿佛置身于华清池的温泉之中,洗净尘世的喧嚣,令人心旷神怡。诗人希望能够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好,分享生活中的快乐与祥和。这里提到的贤太守,指的是当年在这里举办盛事的高官,令人怀念。整个场景如同宫廷般华丽,轻柔的春风吹散烦恼,霞光照映着丝竹乐声,宛如在莲花旁,歌唱着美好的未来。
注释:
- 翠盖:指绿叶繁茂的样子。
- 青钱:形容荷叶的颜色和形状。
- 藕花:指莲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华清:指华清池,古代帝王的浴池,象征奢华。
- 合欢连理:形容友情或爱情的美好、紧密。
- 贤太守:指有才德的地方官员。
- 琉璃池:象征美丽的池塘。
- 薰风:柔和的春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生平不详,活跃于宋代,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是和王常令的双莲堂所作,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满庭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活的愉悦,诗中充满了清新、和谐的气息,诗人以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翠盖千重,青钱万叠”描绘了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而“藕花无数,高下斗芬芳”则更是生动地指出了莲花的芬芳,象征着纯洁与美好。整首诗流畅而有韵律,透出一种淡淡的愉悦与对生活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盖千重:形容荷叶的层叠,绿色浓郁。
- 青钱万叠:描绘荷叶的形状如同叠加的金钱,生动形象。
- 雨余绿涨银塘:雨后水面波光粼粼,生机勃勃。
- 藕花无数:莲花盛开,象征美好。
- 高下斗芬芳:形容花香四溢,争相斗艳。
- 浑似华清赐浴:比喻美景如同华清池的享受。
- 温泉滑洗出真香:形容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
- 何妨更:表示不妨再来一同享乐。
- 合欢连理:象征美好友情与爱情的结合。
- 高压万芝祥:表示高官的盛事与好兆头。
- 风流,贤太守:怀念当年风流的太守。
- 好是琉璃池上:美丽的池塘如同宫廷般的华丽。
- 况有薰风解愠:柔风带走烦恼。
- 流霞泛丝竹成行:霞光照耀下乐器的和谐。
- 依莲暇,联珠唱玉:在莲花旁边,歌唱美好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浑似华清赐浴”,将自然美比作华清池的奢华。
- 对仗:如“翠盖千重,青钱万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景物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友人情谊的期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盖:象征生机与繁荣。
- 藕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琉璃池:象征奢华与优雅。
- 薰风:象征温暖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藕花”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富贵
C. 纯洁 -
“翠盖千重,青钱万叠”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
诗中的“贤太守”指的是哪个身份? A. 文人
B. 高官
C. 农民
答案:
- C. 纯洁
- C. 对仗
- B. 高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诗词对比: 对比王之道的《满庭芳》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王之道更为细腻清新,苏轼则更显豪放洒脱,反映了不同的个性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为《满庭芳》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