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季邻户部旦过庵》

时间: 2025-02-04 15:49:19

宦游触处似悬匏,北岳南山想献嘲。

拍手百年休铸铁,盖头一把暂诛茅。

玉京岁晚梧桐落,水国霜清橘柚包。

飞锡已随归梦去,何人项上鹊成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宦游触处似悬匏,北岳南山想献嘲。
拍手百年休铸铁,盖头一把暂诛茅。
玉京岁晚梧桐落,水国霜清橘柚包。
飞锡已随归梦去,何人项上鹊成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宦海漂泊中的无奈与思索,宦官出游到处都像悬挂的葫芦,令人感到无所依托;北岳和南山让我想起那些嘲讽我的人;拍手庆祝的百年已不再铸造铁器,头盖上暂时压着茅草;在玉京的岁末,梧桐树叶纷纷落下,水乡的霜冷清晰地包裹着橘子和柚子;飞驰的锡杖已经随梦而去,谁的脖子上能搭起喜鹊的巢呢?

注释:

  • 宦游:指宦官出外游历或做官。
  • 悬匏:比喻漂泊无依,像悬挂的葫芦。
  • 北岳南山:指的是北岳恒山和南岳衡山,象征高大山脉,暗含对远方的思念。
  • 拍手百年:比喻庆祝或赞叹,但这里用来表示时间的无奈流逝。
  • 飞锡:指的是飞往远方的锡杖,象征着归梦和理想的追寻。
  • 鹊成巢:比喻人际关系或归属的建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季邻,号石湖,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表达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政治动荡与社交生活的变化使得作者对人生、归属感有着深刻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宦游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故土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次韵陈季邻户部旦过庵》是一首引人深思的诗作,范成大在其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诗的开头“宦游触处似悬匏”,用“悬匏”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他在宦游生涯中的孤独与无助。接着提到“北岳南山”,不仅展示了壮丽的山河,也暗示了作者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反思。

“拍手百年休铸铁”则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以及对过去辉煌的追忆,表现了对人生短暂和成就不可得的惋惜。整首诗透过对自然的观察与社会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情感,既有对时光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宦游触处似悬匏:宦官的游历让人感到漂泊不定,像悬挂的葫芦一般,既有无依的孤独感。
    • 北岳南山想献嘲:遥想北岳南山,心中难免想起那些嘲讽自己的人,隐含了对他人看法的敏感。
    • 拍手百年休铸铁:手中拍手庆祝的百年已经不再,象征着对过去成就的怀念与无奈。
    • 盖头一把暂诛茅:生活中暂时的遮掩和麻木,表达逃避现实的情感。
    • 玉京岁晚梧桐落:在岁末的玉京,梧桐树叶纷纷落下,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凋零。
    • 水国霜清橘柚包:水乡的清霜包裹着橘子和柚子,描绘了秋冬的景象,蕴含着丰收与寒冷的对比。
    • 飞锡已随归梦去:追逐的理想与归梦已随风而去,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 何人项上鹊成巢:最后的疑问让人思考归属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充满了哲理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宦游触处似悬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孤独感。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个人漫游生涯的反思,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归属感的缺失,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索和情感。

意象分析:

  • 宦游: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不安。
  • 北岳南山:象征着理想与故乡的遥远。
  • 梧桐: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暗示孤独与思念。
  • :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归属感的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宦游”指的是什么?
      • A. 旅行
      • B. 官场生涯
      • C. 读书
    2. “北岳南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家乡
      • B. 理想
      • C. 对过往的思念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此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有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深刻描绘,但范成大更侧重于对归属感的思考,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范成大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