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病愈出游》
时间: 2025-01-27 03:47: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郁郁药炉经捲边,
偶闻重九意萧然。
国亡安用频伤世,
病起犹思一仰天。
几换园林吾亦老,
休谈人物梦何年?
菊前桂后秋光断,
却负登高半日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生病愈后出游的感慨。诗人虽然身处药炉旁,偶然听到重阳的节日气息,却感到一阵萧条。国家已亡,何必再频繁地伤感世事?即使生病,仍然希望能仰望蓝天。岁月不饶人,园林景色几多变换,我也渐渐苍老。无意再谈往事与人物,梦中又是何年?菊花盛开,桂花凋谢,秋天的光景已然断绝,登高的机会却只给了我半日的时光。
注释:
- 郁郁:形容气氛沉闷或药炉的烟雾缭绕。
- 重九: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国亡:指国家灭亡,表达对国家沧桑的感慨。
- 病起:指从病中恢复,起身出游。
- 仰天:指向天空仰望,表达对未来的向往。
- 园林:指花园、林园,寓意生活环境的变迁。
- 菊前桂后:指菊花盛开在前,桂花凋谢在后,暗示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孝胥(1796-1873),清代诗人,字佩弦,号澹庐,生于浙江。曾任官职,深受时局动荡影响,作品多反映个人遭遇与历史感慨。他的诗风质朴自然,富有哲理,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末,诗人经历了国家动荡与个人困苦,身心俱疲。重阳节是传统的登高节日,诗人在病愈后出游,虽身体恢复,却因国家的衰亡与个人的老去而感到无奈与哀伤。
诗歌鉴赏:
《九日病愈出游》是一首充满感慨与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氛围,以及自己病愈后出游的心情,展现了对国家命运与个人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郁郁药炉经捲边”,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病中的孤寂与无奈,而“偶闻重九意萧然”则揭示了节庆的喜悦与个人情感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
接下来的几句“国亡安用频伤世,病起犹思一仰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覆亡的忧伤,以及即使生病也想要向上仰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生活的渴望与不屈。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意识到自身的衰老与岁月的流逝,“几换园林吾亦老”,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
最后两句“菊前桂后秋光断,却负登高半日颠”则以菊花和桂花的时节变化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秋天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在短暂的登高时光中感受到的失落和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历史的哀叹,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郁郁药炉经捲边:药炉旁的气氛沉闷,暗示作者生病的状态。
- 偶闻重九意萧然:重阳节的气氛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对比,生病让他无法享受节日的欢乐。
- 国亡安用频伤世:国家已亡,频繁地伤感于世事无补于事。
- 病起犹思一仰天:病愈后,仍希望能仰望未来,体现出不屈的精神。
- 几换园林吾亦老:经过岁月的变迁,诗人感到自己也在逐渐老去。
- 休谈人物梦何年:不想再谈及往事,梦中的人和事也不再清晰。
- 菊前桂后秋光断:秋天的变化显得无情,暗示时间的流逝。
- 却负登高半日颠:登高的机会短暂,诗人感到遗憾。
修辞手法:
- 对比:节日的热闹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菊花和桂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拟人:将秋光描述为“断”,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沧桑的感慨,对个人生命短暂的反思,以及在困境中仍然渴望向上的信念。诗人在病愈后出游,尽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却依然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药炉:象征病痛与无奈。
- 重九:象征传统文化与节日的欢乐。
- 园林:象征岁月的变迁与生活的无常。
- 菊花:象征长寿与坚韧。
- 桂花:象征时光流逝与秋天的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郑孝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明代
- B. 清代
- C. 唐代
-
诗中提到的“重九”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端午节
-
诗中“国亡安用频伤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国家的热爱
- B. 对国家覆亡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登高壮观》:同样表达登高的情感与思考。
- 杜甫的《春望》:也有对国家命运与个人生活的深刻感慨。
诗词对比:
- 郑孝胥《九日病愈出游》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的悲哀与个人的感慨,郑孝胥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孤独,而杜甫则更突显了国家动荡带来的忧虑。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但都渗透着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