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辛卯灯夕雨》

时间: 2025-01-26 00:30:11

箫鼓闹烘烘,曼衍鱼龙。

垂髫牵著白头翁。

嬉笑参加游乐去,提个灯笼。

何处觅前踪?

淅沥声中。

教人默默怨东风。

七彩辉煌才一闪,焰火腾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辛卯灯夕雨
作者: 傅义

箫鼓闹烘烘,曼衍鱼龙。
垂髫牵著白头翁。
嬉笑参加游乐去,提个灯笼。
何处觅前踪?

淅沥声中。
教人默默怨东风。
七彩辉煌才一闪,
焰火腾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灯会的热闹场景,鼓乐声喧闹,舞动的鱼龙灯在空中飘荡。年轻的小孩牵着白发的老人,欢声笑语中一起去游乐,提着灯笼,寻找往昔的踪迹。在细雨声中,令人不禁暗自怨恨东风的无情,绚丽的焰火虽然短暂地闪现,瞬间就消失在空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箫鼓: 指乐器,通常指笛子和鼓,象征热闹的音乐。
  • 曼衍: 意为宽广悠长,形容鱼龙舞动的姿态。
  • 垂髫: 指年轻的孩子。
  • 白头翁: 指年长的老人。
  • 淅沥声中: 形容细雨的声音。
  • 怨东风: 指对春风的怨恨,可能因为它带来了细雨而不是晴天。
  • 七彩辉煌: 形容焰火的绚丽多彩。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主要描写节日的热闹氛围及对过往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义,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灯会之际,正值辛卯年,诗人目睹了灯会的热闹,勾起了对往昔时光的思念,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灯会的热闹氛围。开头部分以“箫鼓闹烘烘”引入,生动地传达出音乐的喧闹,紧接着“曼衍鱼龙”,则通过鱼龙灯的形象,展现出节日的欢快与活力。诗中“小孩牵着白头翁”的场景,传达了代际之间的亲情与温暖,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家庭团聚画面。

随着诗情的深入,诗人开始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提到“何处觅前踪”,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无奈。在细雨声中,诗人又增添了几分惆怅,似乎在指责东风带来的细雨打破了节日的喜庆,增添了人们的伤感。

结尾的“七彩辉煌才一闪,焰火腾空”则以焰火的瞬间绚烂总结全诗,突显了短暂之美,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意义。整首诗在热闹与寂寞之间游走,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箫鼓闹烘烘,曼衍鱼龙。”:开篇以乐声和舞动的灯影,营造出节日的喜庆氛围。
  • “垂髫牵著白头翁。”:年轻孩子和年长者的互动,表现家庭的温暖与亲情。
  • “嬉笑参加游乐去,提个灯笼。”:描绘了人们在节日中欢快游玩的场景,灯笼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何处觅前踪?”:引发对过往时光的思考与追忆。
  • “淅沥声中。”:细雨声中增添了几分忧伤,氛围变得柔和。
  • “教人默默怨东风。”: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无奈与怨恨。
  • “七彩辉煌才一闪,焰火腾空。”:焰火的绚烂象征着短暂的美好,强调了生活的瞬息万变。

修辞手法:

  • 比喻: “鱼龙”比喻灯会中的舞龙舞狮,生动形象。
  • 拟人: “怨东风”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情感,使情感更为鲜明。
  • 对仗: “嬉笑参加游乐去,提个灯笼”,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通过对灯会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对家庭亲情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生活的多样与短暂之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箫鼓: 象征欢乐与节庆。
  • 鱼龙: 代表传统民俗文化,舞动的形象。
  • 灯笼: 代表光明和希望,也象征着团圆与欢乐。
  • 焰火: 短暂而绚烂,象征着生活的瞬息万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箫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食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花卉

  2. 诗中提到的“白头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年长者
    C. 孩子
    D. 动物

  3. 诗人对东风的感情是?
    A. 愉悦
    B. 愤怒
    C. 默默怨恨
    D.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夜》(作者:李白)
  • 《灯下漫吟》(作者:杜甫)

诗词对比:

  • 《元宵夜》与《浪淘沙》均描写了灯会的热闹场景,但李白的作品更注重表达个人的豪情壮志,而傅义的《浪淘沙》则着重于家庭与传统的情感联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传统节日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