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司马君实游夏圃》

时间: 2025-02-04 16:26:57

雨霁景自好,秋深天未寒。

可能乘兴否,夏圃一盘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招司马君实游夏圃 邵雍 〔宋代〕 雨霁景自好,秋深天未寒。 可能乘兴否,夏圃一盘桓。

白话文翻译:

雨后天晴景色自然美好,深秋时节天气尚未寒冷。 不知您是否愿意乘兴而来,在夏日的园圃中稍作停留。

注释:

  • 雨霁:雨停。
  • 景自好:景色自然美好。
  • 秋深:深秋时节。
  • 天未寒:天气尚未寒冷。
  • 可能:是否可能。
  • 乘兴:趁着兴致。
  • 夏圃:夏日的园圃。
  • 盘桓:停留,逗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闲适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此诗邀请司马光(字君实)游夏圃,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深秋时节,邵雍邀请好友司马光一同游览夏日的园圃,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天晴的自然美景,并邀请好友司马光一同游览。诗中“雨霁景自好”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示了心情的愉悦。“秋深天未寒”则进一步以天气的宜人来衬托出游的适宜。后两句直接邀请司马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同欣赏美景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体现了作者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霁景自好:雨停后,景色自然美好。这里既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 秋深天未寒:深秋时节,天气尚未寒冷。这句进一步以天气的宜人来衬托出游的适宜。
  3. 可能乘兴否:不知您是否愿意趁着兴致而来。这里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
  4. 夏圃一盘桓:在夏日的园圃中稍作停留。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共同欣赏美景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雨霁”对“秋深”,“景自好”对“天未寒”,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 拟人:“景自好”中的“自”字赋予了景色以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共同欣赏美景的期待。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作者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雨霁:雨停后的清新景色,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 秋深:深秋时节,象征着成熟和收获。
  • 夏圃:夏日的园圃,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霁景自好”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C. 对共同欣赏美景的期待 D.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 诗中“秋深天未寒”一句,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深秋时节的寒冷天气 B. 深秋时节的宜人天气 C. 夏日的炎热天气 D. 春天的温暖天气

  3. 诗中“可能乘兴否”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C. 对共同欣赏美景的期待 D.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邵雍的其他诗作,如《观物吟》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的诗句,可以了解其文学成就和思想。

诗词对比:

  • 邵雍的《招司马君实游夏圃》与司马光的《客中初夏》对比,可以了解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和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和散文,可以全面了解其文学成就。
  • 《资治通鉴》:司马光的历史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诗句,可以了解其文学成就和思想。